为什么别人的人生都开挂,而你总开岔?
“明明不年轻了,可每天还是被不甘心和迷茫来回折磨。”一位学姐和我说。
不知道是不是到了春天的缘故,最近很多人都处在焦虑和迷茫当中。听了、看了很多故事之后,我发现——
对很多人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目标太高达不到,而是目标太低轻易举就实现了。
昨天逛知乎,正好看到了一个提问:『一个人是怎么一步一步废掉的』。有几个很有共鸣的回答,今天整理了一下和大家分享。
■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
但不知你发现没有,这也会提升自己的兴奋阈值,让人越来越不容易拥有成就感,从而越来越依赖虚拟的成就感,陷入恶性循环。(如沉溺游戏、赌博)
■只接收低信息密度的信息源
只愿意接收信息密度低的信息(如娱乐八卦、短视频、图片等);不愿意接收信息密度高、需要思考后才能吸收的信息(如课程、知识框架、分析报告等)。
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大多是需要思考和消化的,隔离了这部分内容基本也就隔离了进步的可能。
■习惯用错位成就感麻痹自己
习惯于拿自己擅长的东西,和别人不擅长的东西比较,从而获得比别人强的错觉(比如和运动员比学习成绩,和学霸比体育);
习惯于拿别人做事情A的时间,来做事情B,来假装自己在事情B上做得好。
■过度依赖既有可行路径
在工作中,习惯了一件事情的流程后再也没想过如何改进,只会机械地重复,然后骗自己很充实。
■封闭强化学习的通道
在学习或接受信息中,只愿意执行最简单的第一步,却不愿意执行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
只听不说、只看不写、只学不练,还麻痹自己说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实际上,这种浅层的学习遗忘极快,有时还不如不学。(比如,天天学英语,却从不写英语文章)
我一直都很喜欢读名人传记,最近一段时间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与人能力的下限是相似的,可每个人的上限却千差万别。
而我们大部分人都在用自己的下限在生活,因为这最不费力。于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甚至下限慢慢就变成了上限。
说了这么多依旧没有办法告诉大家如何让人生开挂,毕竟我也还在分岔路的路口徘徊着。只是最近有很多感悟,也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思考。
最后用一句刚看到的话结尾吧: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
向前一步,也许一切都会不同。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