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

2022-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Amy_11bc

今天又是一年的元宵佳节,不出意外还是与往年一样。在这片山坳里,热闹的庙会远比元宵灯会更深得村民的喜爱。

这庙会一年做两次,一次是十月十五,一次是正月十五。大家轮值一起做庙会祈福保平安,一起吃斋饭愿身体都健健康康!

往年的自己通常都是在家坐等着,让小宝的爷爷拿碗去盛回来吃。今年小宝长大了点,所幸一起带着看看庙会是什么样的。来这几年,还从不知庙会是怎样操作的,汗颜!

刚说到庙会,自己竟回想到了以前还在南昌读书的时候,邀上室友几人一起去逛庙会。晚上去庙会人也超级多,碰到稍微窄一点的小巷子,还会和对面正好走过来的人肩碰肩。

路上的小吃铺子灯火通明,摊位前随处可见充满青春气息的学生,有一对对情侣,有男男女女三五好友,他们或站,或围坐小桌子旁边吃边聊,神情是那么的神采飞扬。

对了,那时候玩得要好的女孩子们会一起在头上戴两只红色又会发光的牛角,一戴上后,看起来还有点小恶魔的调调。

当然晚上还有专门的特色演出,还有一些游戏啥的。可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仅仅是赶个人场,单纯的凑个热闹而已。

然而小吃街上那各种有特色的小吃,倒是对我们几个小吃货来说,充满了无限的的诱惑,一看见它们,就好像它们在像我们招手,“快来吃吧,可好吃了。”

我们几个人商量着互相买不一样的,这样可以交换着吃,既满足了味蕾的享受,又省钱,何乐而不为呢!

那天晚上的庙会太过热闹,让第一次去玩的我们,玩得忘乎所以,以至于等我们几个匆匆赶回到学校时,学校大门早已经关了。

自此几个女汉纸当场就解锁了新的技能,把漂亮的手提包随意地往学校另一个小门一抛。还别说挺准的,完美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几个人就一起爬铁门进去。

话说都是头一次实操,难免动作有些过于生涩,样子看起来也有点雅观。(哎,不说了,当时能爬进学校就好。)

呃,扯得有点远了,等我们走到庙那附近时,看见庙的前面停了好几辆车,不少来回走动的人。这庙会,看来对这村子里的人来说,可是件盛大的事。

记得有年下特别大的雪,那雪积得特别厚实,无论什么车子都得歇菜。想参加或举办庙会,就只能靠步行。

先爬几个坡,转几个弯道,一路走下来鞋都被雪水浸湿了。就这,那也不能阻挡村民们办庙会,心中的那颗火热的心。

我印象中只有疫情发生的那年,村里响应国家号召,不串门,家里蹲,才没有办庙会。庙会,对于这里土生土长的村民来说,是一种民俗传承,更是他们的一种虔诚信仰。

我把小宝递给奶奶,去瞅瞅庙会仪式。正好在外面看见有道士正身披红色的道士服,手持法器正在做法,那锣也敲得叮当响。

听旁边的人叨唠说:“小孩子这时不能进庙里,对小孩不好,大人还是可以进去瞧瞧的,不过,我不敢。”

又转个身看到在庙的旁边有一新建的厨房,里面已经摆了好几张大圆桌。其中一张桌子用来做登记的,有人专门做账房先生(我不是很清楚,收钱的)。一般情况都是一户上一张毛爷爷 这是做庙会众筹。

外面烟花爆竹也时不时在炸响,小孩子们聚在一起嬉笑玩游戏,彼此都熟悉的大人难得抽空聚一起唠嗑,聊这家常那家短。

小宝还碰到一个只比他小四天的小妹妹,哇!小妹妹长得太可爱了。小家伙还想着去抱抱她,还故意摇摇头,对小妹妹笑。(这波操作,我都觉得好笑。)

后来,因为小宝要睡回笼觉了,就带他先回来了。小宝奶奶就再去庙那里装斋饭回来,今天的斋饭还是很可口的。有海带丝,千张,莴笋,豆腐,白菜,芹菜,清一色素菜,而且炒菜的油都不能沾荤。

吃饭的时候,小宝奶奶说道敬神明,还是老一辈人更在意注重细节。如要上香祈福,会提前三天就开始吃素,当天要洗澡更衣,净手洗脸。

庙会做的热热闹闹,一切结束后,村里的年轻小伙过几天也该去大城市打拼了。一切都是为了生活,来年回来再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