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国底蕴最厚重的地方

2023-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蓝色多莉

阅读笔记第84/365天

今日阅读《大国大民》

  ——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作者:王志纲

一、陕西。

1.周礼、秦制、汉习、唐风是陕西给中华文明的最高贡献。

1)周礼。

周礼不仅仅是指《周礼》这本书,而是周朝对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政治制度、文化理念乃至美学等方面一系列的重大影响。

到了周代,历史上才开始真正有了“中国”的概念。

周通过《周礼》把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方方面面都纳入了礼的范畴,严格的控制各级诸侯。

周礼流传下的礼教、礼仪、典范,亲亲尊尊、君君臣臣,成了所有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2)秦制

秦制,一是改分封世袭为以战功授勋,二是商鞅实行的田制改革——实际就是土地国有化,大幅增强了国家的执政能力、控制力。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设立郡县制、实现中央集权这些制度改革,都是秦留下的伟大历史遗产。

3)汉风

汉朝不仅在政治制度上走向成熟,更形成了汉民族基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文化、饮食、服装、建筑、音乐等在兼容并蓄中逐步定型,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唐风

唐风是胸襟、是格局、是风流。盛唐给我们留下的遗产不只是政治制度、生活习俗、文艺作品,更是一种融化在血液里的气质。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陕西给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贡献。

2.陕西的三副面孔。

陕西是由三块完全不同的地貌单元依合在一起的省份,包括了陕北,关中平原和陕南。

1)陕南

陕南——特别是汉中,作为蜀道的核心地带,是秦人入蜀,蜀人入关的必经之所。此外,汉江的浇灌又让汉中成为小型的“天府之国”“鱼米之乡”。因此,无论是作为“咽喉要地”还是“后方粮仓”,汉中皆为兵家所重。

陕南的商洛曾是战国时期商鞅的封地,曾是“商山四皓”的隐居地,曾是李自成屯兵养马、休养生息之处,商於古道也在此地,和关中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

2)陕北。

陕北包括榆林、延安,属于半干旱农业区,是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从历史上看,陕北历来都是少数民族的地盘,也是各民族相互争战的战场。这使得陕北地区既有农耕文化的厚重,又有旅牧文化的粗犷;既有中原文化的底蕴,又有边疆文化的纹饰。

相比于关中文化,陕北文化更接近晋文化区。陕北多出美人、英雄。

3)关中。

陕西最重要的是关中。

关中平原位于秦岭与陕北黄土高原之间,北西南三面环山,东边又有黄河为天然壕沟,在山环水抱观中,关中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

西安,是古都,许多帝王兴此处,是中国的文化首都,有着千年厚积的文化。

3.老陕的个性。

第一,陕西人倔,他有他自己的逻辑,你怎么死拽都拉不动。

第二 ,是土,说好听点叫传统。

第三,陕西人厚重,换种说法是保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