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在大学课堂上如此沉迷于开心消消乐
-1-
一如往常,书包里装着书,笔记本,还有水杯,在上课前十分钟走进教学楼。
“今天明明已经早走了好几分钟,怎么还是最后一排。”
边和同伴抱怨,边把书包塞进抽屉里,然后划开手机,点开开心消消乐。
这一关已经卡了三天了,都有些疲倦了,可是还是不愿意卸掉这款游戏。
同伴探过头来说:“你怎么又下载这个了?”
“实在没干的。”我懒懒得回答她。
心里在使劲儿回忆是什么时候删掉这款游戏的,好像是上学期期末的时候,那个需要一周看完一个学期课本的时候,好像自己还信誓旦旦地说,绝对不要再过这样的生活,一定要好好学习。
然而也只是一句话罢了,犹如放了一个屁,放过响过就弥散在空气中了。
我边划着开心消消乐,边谴责自己玩物丧志,可是又转念一想,现在听了又能怎么样呢。
对于不用学高数的文科专业,没有需要转脑筋的数学题,没有晦涩难懂的语法实词,好像真的没什么要去认真听的。
罗列在我的专业课本上的是一条条先人的理论,还有如同高中政治课本一样的原因、意义、作用。所有人都觉得,即便现在认认真真听了每一节课,一周之后再上课之时,也早已忘了一干二净。
况且这些理论并不难懂,临近考试再认真去看也完全可以理解。
大一第一学期,大家还战战兢兢,囿于专业课老师所说的百分之三十的挂科率,考前一个月开始陆续复习,互相补齐笔记。
然而等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发现考题对于早已熟稔政治题规律的学生们,不论从专业知识角度,还是从投机取巧角度来说,通过是很容易的,甚至拿高分都是不难的。
如此一番经历之后,下个学期的大家就更涣散了,只需要补齐笔记,冲刺一周就足矣应付过大学考试。
想要奖学金的人,也最多可以做到不落笔记,这些人也就成了期末考试时笔记范本的来源。
-2-
虽然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但是时不时地良心谴责还是必要的,也曾经给过自己很多个目标。
比如上课的时候做四级题,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码很多很多字等等,可是最后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在开心消消乐中度过一节有一节课。
大约还是懒吧。
打开四级卷子的那一刻,会觉得很烦,翻开课外书的扉页,会觉得看不进去、不感兴趣,然后会告慰自己,明天再说吧。
接着还是会打开开心消消乐。
偶尔看到别人拿奖学金,还是会艳羡,转念又对自己说,奖学金那么少,不要也罢。划微博时会看到很多大神年少有成,斜杠生活风生水起,还是会嫉妒,转念又一想,我现在只需要时间沉淀,勿急。
反正总是有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偶尔也会调侃下自己的懒惰,可从来没有做出一点点改变。
一如既往地沉醉于开心消消乐,一如既往地嫌弃自己懒惰,从不改变,所以从不进步。
是什么让你在大学课堂上如此沉迷于开心消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