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手绘●摄影花花世界中式生活方式【观察与分享】

传统中式生活艺术-插花演史

2018-04-23  本文已影响17人  Monktemple

中华传统插花艺术发展之初,

瓶花和盘花是最常见的两大应用形式,

早在北周时期,便有盘花出现在宴席之中,

正如廋信在《杏花诗》中所言「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红色杏花插置于精美铜盘,映衬宴席以飨宾客。

隋唐时期,插花艺术普遍流行,

其表现形式愈益丰富:缸花、挂花、竹筒花、盆花...

器质细腻、雅致的白瓷缸、铜器渐受青睐,

也更加注重花枝与花器的搭配比例。

「占景盘」的出现,将五代时期的插花艺术推至一个新高度:

盆底筒孔状,其功能匹敌清朝时期出现的剑山,

如《清异录》所述:「郭江州有巧思,多创物,见遗占景盘,铜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许,底上出细筒殆数十,每用时,满添清水,择繁花插筒中,可留十馀日不衰。」

铜铸、盆底花唇状、盛开的分别插置、延长放置周期不易衰败....

到了宋代,更加注重枝叶的线条机能和绝对的比例,

结构以“清”为精神所在,以“疏”为意念之依托,

宋代理学审美下的「理念花」变由此诞生。

硬质枝花与瓶身比例均为瓶的口径加瓶高总长的一点六倍左右;

瓶口清虚,枝叶无遮掩花瓶。

质柔草花最长约等于瓶的口径加瓶高之总长,

枝叶之长短、大小、方向、形态、气势,均不重覆。

明朝时期,盆景开始流行。

厅堂多见庄重、大气的重器瓶花,

斋室则是细腻、精致的瓷器瓶花。

「堂花」花材二三种,全高在五尺左右,肚大下实的瓶花,花材出瓶口约1.3至1.6倍之间;

「室花」花材三四种,花色少且枝叶瘦巧清灵。

明末清初,心象花开始盛行,

多以个人主观意念为主,重视人生美,强调花材个别特有的意向或神态。

- 本篇 -

专注于中式生活方式的观察与分享,信息转载请私信或留言获取授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