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由简书签约作者主理)给人力量的文字简友广场

【成长(92)】他通过模仿享誉世界,我通过模仿实现逆袭,你要不要

2021-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梁先森说

我大学读的是理工科,还是偏技术门类的专业。所以在择业的时候,我还是倾向于选择与技术相关的职业,但是父亲却一心想让我做记者,因为我在大学里曾担任过校园摄像“记者”。

毕业时,市里的电视台刚好招人,父亲便督促我报了名。经过了笔试和面试后,我先被分到专题部做见习记者。分管专题部的台领导当时就跟我说,他们缺的不是摄像,而是写手,希望我有优秀表现。言外之意,我到底能不能顺利通过试用期,主要考核指标就是文字功底。

在大学毕业之前,我写得最长的文章就是同学间的书信,极少在打磨文章和遣词造句上下过功夫。要一下子提高写作水平,写出数千字精美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恐怕真的难以胜任。

但我仅仅焦虑了一个星期左右就释然了,因为我又想起了自己从学渣逆袭成学霸的那个办法,那就是“模仿模仿模仿!”于是每天下班后我还是不舍得走,等所有前辈都走完,办公室空无一人的时候,我便打开资料柜,翻出前辈们撰写或请大师操刀的专题片解说稿,一篇篇逐字逐句地念,见到好的句子就抄下来,甚至那些特别大气的解说词就一篇篇仿写。

于是,不到两个月的功夫,我的写作水平大幅度“提升”,稿子越来越顺畅,句子越来越优美,得到了合作单位的表扬和带队前辈的肯定。于是顺利地通过了见习期,留在专题片专门司职文稿撰写。差不多工作一年后,又引起了大领导的关注,一纸调令把我调到了更为重要的新闻部门。

从此,就被大家冠以“才子”的名号,在做好各类重大新闻报道的同时,我还要兼顾一些专题片解说词的撰写。通过不断向身边的高人模仿,不断地“精进”自己,在二十几岁时便做了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成为了最年轻的中层领导。

我不是想表达自己有多厉害,而是想说,我们不要囿于固有经验,不要以过去或现在的自己来判断和定位未来的自己,而是要立马想办法去提升自己,改变局势,而我认为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模仿。因为这种办法在我的成长经历里,多次有效运用,屡试不爽,对提高学业成绩,提升工作绩效都大有好处。

不少介绍写作方法的书籍也毫无避讳地强调模仿的重要性,建议大家不知道怎么开始写作时,就模仿!模仿!!模仿!!!先模仿,后创作,再往文章里注入自己的东西。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因为我就是利用模仿,成为一些人眼中所谓的“厉害的人”。

很多介绍如何实现阶层跃迁和技能精进的书籍也说,你想做一个很厉害的人,实现人生逆袭,就跟身边或某个领域里最厉害的人学习,不断地模仿他,最后超越他。其实那些很厉害的人,也大多是采用先模仿后超越的办法。

享誉国际画坛的英国大画家大卫·霍克尼前些年整理了近500年来几乎所有的画作,查阅了许多资料,出版了《隐秘的知识》这本书。他在书中指出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在画画时就借助了“暗箱技术”,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投影仪去描摹,也就是照着实物图去填色,成就了自己的伟大。所以霍克尼就有理由怀疑,今天各领域的高手,是否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暗箱”技术,让别人看起来不明觉厉。

网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不懂是真是假。说李嘉诚先生有一名司机,给他开了30多年的车,准备回家安享晚年。

李嘉诚先生看他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为了能让他安度晚年,就写了一张200万元的支票给他,司机说不用了,一两千万自己还是拿的出来的。李嘉诚很诧异,问你每个月只有五到六千的收入,怎么能存下这么多钱?

司机回答说,我模仿您呀!我天天帮您开车,您在后面打电话的时候说买哪个地方的地皮我也会去买一点,您说要买哪只股票的时候,我也会去买一点股票,到现在有一两千万的资产。瞧瞧,这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模仿。我一不偷二不抢,学到就是赚到,何乐而不为呢?

曾经模仿欧洲咖啡店经营理念,并大获成功的罗多伦咖啡的创始人鸟羽博道深谙模仿的力量。他曾经感慨地说道:音乐、陶艺、美术、体育等,无论任何领域,其实那些被称为名人、名角的人,最初都是从模仿前人出发的,然后超越前人,不断精进。

据说天才画家毕加索在年轻时,也是通过参考朋友的构图,培养自己画家的素质。这种行为说得难听点就是赤裸裸的剽窃。

所以在毕加索出现的场合,周围的画家都会把自己的作品藏起来,生怕被他“山寨”。连才华横溢的毕加索最初都是从模仿、临摹别人开始的,那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又为何羞于去模仿呢?

大家再看看咱们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BAT”,哪家的发展模式不是从欧美国家模仿来的,只是他们模仿到了精髓再结合本国本土的一些特色,适当加以调整,更适合中国国情罢了。

不单只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其实就连丰田、7-11、罗多伦、星巴克等伟大企业,发展之初都是用尽了手段,向其他样板公司学习借鉴,才有了基业长青的业绩。如若不信呀,大家可以去看看他们自己撰写的发展传记。

由此可见,模仿并不可耻,模仿非常可取。这些大佬们都“敢”这样干了,那我们见到优秀的人物、优秀的事物,也应该毫不羞耻地认真去模仿学习。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那么我们最终也能成为一名独特的厉害的人。

有人说,模仿是创造之母,是创新的灵感之源。模仿的范例无处不在,发现成功者的基因,并将其植入自己的组织之内,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持续的模仿过程中又孕育着超越范例的机会,直至自身的模式无人可以模仿为止。我们无论是个人或企业、组织,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和胸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