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做自己
回归到新年开始向老师提出的疑惑“我在乎同事的眼光,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认可我”,而对于一个说话反应慢一拍的人而言,这种要求就不得不逼自己与别人沟通,在别人说话时予以附和。
可能我对于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认识不是很明确,但是以上就是目前我对于“被别人认可”途径的认识。
今天发现最近过生日的朋友有两个,一个是汪汪,一个是牛。可能是我对于人际关系的亲疏界定过于苛刻,其实能用心准备礼物的朋友不超过三个。那我究竟该不该给上面两位朋友准备?我准备礼物是不是也是为了让别人认可我,只不过是通过物质的方式?如果换不来任何回报会不会难过?
在准备礼物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将心比心的过程,可能我们并没有把别人多我们的好和坏放在嘴边,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精准无比的秤去衡量这些好坏,然后默默开心或流泪,最后悄悄地做出决定。
其实通过这个事情去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成长:
1.我本身是一个比较喜欢仪式感的人,所以我会很认真地去记住朋友的生日,然后当天去送祝福,要好的朋友会送礼物。但是,我身边能够和我一样这样做的朋友很少,也许这就是互补,我的这种认真这种仪式感或许就是我们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所以不要苛求别人是否用同样的方式对自己,坚持做自己,其他人明白就好。
2.对于什么人该亲近什么人该远离,其实我并不知道。就像某,我其实不喜欢他做事的方式,但是工作原因又不得不,所以这种情况使我很纠结。做好表面的同时,去欣赏别人的好,同时如果有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拒绝就好,何必让自己心累。工作是工作,倘若做得好还能收获几个好朋友最好,如果没有那也不影响自己的规划,不要患得患失,他没有那么重要,也不至于厉害到毁了你的前程。
3.其实我过分把友谊停留在送礼物,一起吃饭等这种表面的事情上,回想最近自己好像也没有和朋友在微信上交流过。虽然说永远是好朋友,但是很长时间不联系,突然送个祝福也是蛮尴尬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拓展出来,其实也可以是看到什么东西就想起来某个朋友,这时候就可以告诉他。我太自我,能想到别人的时候很少,就算想到也只是想到,并不会主动联系。
最近喜欢一句话“just do it”。
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