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你有方法吗?(上)
读书你有方法吗?(上)
董晓闲
摘要:晓闲要给你介绍读书方法了,你要不要看看
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现在通过阅读取得成就的人不少。
很多知识网红的成功都离不开阅读,比如成为阅读方法培训达人的彭小六就是阅读的受益者。
10多年以前,他在一个网络公司工作,他名不见经传,而趁着几年前自媒体领域开始变得火爆,他也崛起了,他现在成为了一名知识管理IP,在这条路上,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阅读了很多书。
晓闲有幸看过小六的经历,为他的经历感到震撼。晓闲一年读的书还没有他一个月读的书多。当然,晓闲并不是说读过的书越多就越好,但如果你能多读点书,你的收获会更大。
通过阅读这件事,小六收获了很多,现在他一个月的收入要超过晓闲几年工作的收入。当然阅读不是他成功的唯一原因。
当然,通过阅读成功的人很多,小六只是其中之一。
对于底层职场人而言,阅读的好处非常多。晓闲认为阅读最大的优点有三个。
首先、阅读的成本非常低
如果我们希望系统学习一个领域,我们可以买一些这个领域的入门书籍,只要找到比较好的学习教材,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一个领域的入门并非难事。
如果你觉得纸质书太贵,而且不便携带,你可以选择电子书,现在很多网站与软件都提供免费书籍,而且很多付费电子书比纸质书要便宜很多。
所以,我们每个月并不需要花很多钱就可以买到一个领域的多本书籍,且花销并不大。
其次、阅读是系统化学习
阅读不同于其他学习方法的另一个地方是读书是系统化的学习方法。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理论体系,只要你能系统学习一个领域的多本书籍,你会对这个领域具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了解是全面的,而非仅仅只学习一些零碎的技巧。
所以说,阅读是深入了解一个领域的最好方法。
最后、阅读帮助我们创新
在系统学习一个领域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到这个领域的多个理论。
学习到一个领域的多个理论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你希望深入学习一个领域,你必须博取大家之长,就是说不要只深究一个理论,而应该学习多个不同的理论,当某一个领域的学习进入比较深入的层次时,你能够独立自主的判断并能够在现有理论上进行创新。
在知识创新时,你必须了解出现过的理论,否则你所认为原创的理论可能是别人早已创立的理论。这也是为什么科研论文都要求作者分析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功的原因。
阅读方法
对于我们职场人来说,有哪些阅读方法可供选择呢?
1.速读
速读是一种快速阅读一本书的方法。
速读要求你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读完一本书并能够快速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速读适合于休闲类、入门级读物的阅读。在刚进入一个领域学习时,为了建立对一个领域的初步认识,我们会采用速读法进行学习。
速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书籍范围,快速理解书籍内容。
速度该怎么进行呢?
以阅读《人类简史》为例,晓闲来说一说该如何速读。
首先、阅读书籍目录、前言和引文等背景部分
这一部分的阅读用时极短,但我们能够了解书籍的主要内容。
其次、快速阅读全书
在阅读全书时,讲究几个关键。
1.速读要快
要用极短的时间读完整本书,不同的人由于反应能力、知识面、理解力等各方面素质并不相同,所以,对于你而言,阅读的速读以追求能够读懂书籍大概意思为基准。
如果速读过快,导致自己完全不懂书籍内容,那么可以放慢速度。
2.读书要专注
由于在速读中,书籍阅读的速读非常快,如果不专注,我们将很难理解所读的书籍。
3.阅读要有休息
专注是非常耗费精力的,在速读法中,我们在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专注阅读之后,一定要中途休息一下,让自己的注意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恢复,恢复之后,速读的效果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程度。
2.泛读
泛读是一种大量阅读不同类型读物的方法。
泛读能极大的增强我们的知识面,对于陌生领域的学习非常有效。
泛读特别适合于某一个领域的初步学习,适合于阅读科普类以及入门级读物。
在泛读时并不需要我们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进行阅读,我们可以随机挑选书籍阅读。所以,我们读的每一本书可能都不相关。
泛读与速读并不相同。
泛读侧重于关注书籍主题,而非读书的速读。而速读针对的是一本书的快速阅读。
在泛读中,具体针对一本书时,你依然需要快速阅读一本书并达到理解主要内容的目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应用到速读的方法了。
所以,如果你具备的速读的技巧,泛读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在泛读中,你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选择书。
在泛读中,选择书籍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学习目的来选择。书籍主要选择入门级读物。
3.精读
精读是一种深入阅读书籍内容的方法。
精读要求读者细致阅读一本书,要想做好精读,你可能需要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反复阅读一本书,每次精读都要力图深入理解书籍内容,让自己有所成长。
精读特别适合于提升知识储备与增强技能,适合于阅读的深入阶段。
精读主要用于阅读某个领域的专业书。
需要注意的是,在精读中,我们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做笔记,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把在书中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方面,要让技能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要让技能具有个性化与适应性,能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并能应用于更多场景中。
在精读时,要反复琢磨文章意思,甚至要做到琢磨正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保证自己能够尽可能深入理解全书内容。
精读要从书籍的背景入手,了解作者试图解答的问题以及作者对他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还要解析作者的背景(价值观、教育经历等)与书籍内容的关系。
4.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一种针对同一个主题选择大量关于该主题的书籍以及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书籍阅读的方法。
在主题阅读中,你需要选择恰当的书籍,书籍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尽可能选择被该领域专业人士公认的书籍;只阅读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某个领域的权威书籍如果出现了与主题完全无关的章节,这样的章节可以放弃阅读。
主题阅读适合于对一个领域的深入学习,广泛适应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书籍阅读,比如哲学类、理论类(基础类)、实践类等。
主题阅读的重点是选择大量相关主题的书籍进行阅读,追求阅读量的大幅增加,以此,建立对于同一个主题的认知。
一般情况下,读过的同一主题的书籍越多,我们对一个领域的理解也会越深入。
在主题阅读时,针对每一本具体的书籍,采用精读还是速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这个主题下的经典和权威读物,我们通常应该采用精读的方法,仔细理解全书内容;如果是是这个主题下面的简单读物以及基础读物,我们可以根据书籍情况灵活选择阅读速度。
5.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主要用于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表现手法等。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本书或者一个理论的特征,比如书中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分析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一本书中的理论是否有缺乏讨论的部分,也能分析出书中观点是否存在不足与缺陷。
分析阅读对从事知识创新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阅读,我们能够将多个理论结合起来,能够发现各个理论间的联系。
分析阅读重点是针对书籍内容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展开,需要你在读一本书时,找出书籍内容上存在的3个最主要的不足,比如书中的核心观念是否正确以及观点是否可靠。
并能通过阅读,找到正在阅读的书与其他书籍之间的联系,比如两本书的观点是互补的,或者两本书是同一个知识体系下面的完全不相关的两部分,或者一本书是对另一本书的解释与扩展。
以上5种方法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已经够用了。
如果你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以上5种方法,通过阅读,你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上篇,下篇晓闲将介绍如何构建自己的阅读方法体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2992525/deb7a2bc5b2180c5.png)
我是董晓闲,我在这里等你
本文已经在我的简书【董晓闲】与微信公众号【董晓闲】同步更新,希望朋友们有所收获,欢迎留下你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