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时间颗粒像钻石💎
王健林前阵子有一份行程单红爆网络,早上四点多起床,然后运动,早餐,飞机,与海南省领导的会谈时间标明是15分钟。一天下来到公司时已经晚上9点多。
而另一位大佬比尔盖茨的时间甚至是按每五分钟来计划的。他的助理甚至会提前帮他计算从出电梯到会议室的步数已确定所用时间。
你会发现,不同人的时间颗粒度是不同的,越有能力有发展和追求的人,他们的时间颗粒很小,是更精确高效的计算。而越无所事事的人,时间颗粒就很大,甚至可以按半天一天或者几天来算,比如可以追剧一下午或者打电动玩通宵。
越对时间没有明确合理的规划,时间也就不会给你正向的回馈。
时间颗粒度变小,使得你单位时间内的效率提高,因为你要迅速转换角色投入另一件事情当中,不容你懈怠或者偷懒。
转而想到我的AShtanga练习,一开始会刻意让每个体式的停留时间变长,目的是希望更好的在停留中加强身体感知。所以很多体式的停留时间会从标准的五个呼吸变成八个或者十个呼吸。但是慢慢发现,这样做起来后有个弊端:在更长时间的体式停留中,身体容易懈怠没有连贯,容易分神而不专注呼吸。有几次两个多小时的练习结束后身体没有觉得轻松反而累。
跟时间颗粒度是一样的道理——人为拉长一件事的耗时,会让你陷入拖沓和无效率的重复中。
如何解决:
1.做准备。能让你的时间颗粒变小,迅速处理好问题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做好前期准备,不至于遇到问题时慌了阵脚。
2.心理暗示——明确你的计划用时。不是武断盲目,是头脑清晰目标明确的解决问题。如果你现在的颗粒时间是半天,四五个小时,那可以先试着让其变成两小时或者更短。这件事情我就要在10点前搞定!
3.颗粒间的转换。颗粒时间越短,对人的考验越大。你想比尔盖茨的时间分配,可能这一分钟还在听下属汇报年度计划而下一个五分钟就要马上出门赶去参加一个什么慈善活动,而且这种转换是高频的,每天可能有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大脑要不断高速切换模式,在各个存储中找到应对策略。所以也特别理解有些公司领导看似在公司办公桌前没怎么动,但是一天下来会很累,因为大脑不光没有休息还在不停切换模式。
举例子你正在100米冲刺呢现在忽然让你马上停下来去吃完一大碗面。是不是很难?(写到这忽然发现,我是饿了吗)
总结今天要表达的——高效运用个人时间,不断加强各种事情的转化应对能力。让你的时间颗粒是小颗粒的钻石熠熠发光,而不是粗苯的大石头毫无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