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赏析系列古诗词解读系列古风依旧

郦波解读王贞白《白鹿洞》

2018-05-11  本文已影响482人  流星雨儿下

在群星灿烂、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王贞白并不能算是一位特别耀眼的诗人。他虽然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名句传于后世,但说老实话,大多数后人却并不知晓这句话出自他的笔下,那为什么我们连中唐王建这样的诗人都没有讲,却反而要讲王贞白的诗呢?首先让我们来读读这首《白鹿洞》,诗云: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王贞白,很多人不是太熟悉,但请放心,第三季诗词大会播出之后,很多人会很熟的,我在他诗词大会上就多次解读过王贞白。王贞白是信州上饶县永丰镇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上饶广丰人。他生活的时代,盛唐早已走到了末世,社会动荡,战事频仍,时局风雨飘摇。在这样的时代里,志存高远的年轻人又会有怎样一种人生呢?

乾宁二年,也就是公元895年,王贞白参加科考,原本严肃的科举考试,在这一年却起了风波。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有记载,当年科举初试录取进士二十五人,张贻宪为状元,王贞白、黄滔、赵观文等人也登记在列,但由于考官崔凝有作弊之嫌,时人议论纷纷。昭宗无奈,只得下诏,重新复试,结果,赵观文拔得头筹,张贻宪等十人落榜,但王贞白和黄滔等人二次登第。

这一下王贞白的学问不得了,名动四方。喜讯传到家乡之后,更是不同凡响。郡守为了庆贺此事,竟然将他所居之坊改名为“进贤坊”,并且减了户税。所以王贞白的《赴选别太守》中,就写到:“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并自注云:“蒙本州改坊名为进贤,并减户税”,对此事特别做了记载。王贞白之所以能够两度折桂,根本原因就是他特别喜欢读书,但事实上许多有才学的士子,未能如愿者多之又多,仅就中晚唐而言,便有贾岛、李贺、温庭筠这些人,都与科考擦肩而过。

说到王贞白的好学,就看看他的千古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以及这首《白鹿洞》诗。这首诗的意思不难理解,是一首写自己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诗里的白鹿洞,很多人都知道,就位于九江庐山的五老峰下,诗人曾在此读书求学。宋代的白鹿洞书院,朱熹主政之后那是非常有名了,但在唐代,虽然李渤有建“白鹿国学”,但晚唐时早已非常落寞了,几被荒废,但是江西人的王贞白却到白鹿洞读书求学。

“读书不觉已春深”显然是写诗人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已过了大半,时间到了暮春时节。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读书的状态是十分入神的,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所以才会惊觉时间流逝之快。“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以黄金比喻光阴,极写时间宝贵,应该好好珍惜。这是由第一句的时间流逝,自然而然引发出来的人生感悟,千百年来激励着人们珍惜时间,不断前行。后来正是在这一名句的基础上,《增广贤文》才续出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千古名联。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周情和孔思指的是指周公礼乐,孔子儒学,用来泛指经史之学,是指儒家正统、儒家大道,也是王贞白所追寻的人生终极目标。“道人”字面意思不难,却在后世的解读中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将其解释为来往、路过,行于路上之人;有人则理解是指白鹿洞旁边的道人——修道之人,我个人觉得还是后一种解释更为合适一些。这两句提示是说,正当诗人孜孜不倦、潜心研读周公、孔子的时候,山上熟悉的道人前来找他聊天、说笑,这时候的他才会和朋友聊一聊,让自己放松一下。这样整体而言,一个精心苦读的形象就这样鲜明地树立在我们面前了。


时光从来宝贵,惜时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历代的传统,但是诗人之所以能发出“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光耀千古的感慨,其实与他身处动荡的乱世是密不可分的。王贞白所处正是唐末,战乱频仍,时局动荡,但王贞白尚能够在白鹿洞里静心求学。暮春时节的五老峰草木葱翠,山脚下的白鹿洞传来阵阵读书声。这种内部的安与外部的乱,内在的静和外在的动,应该给了王贞白巨大的心灵撞击,让他有了其他岁月里所难有思想火花。就这样,诗人的情感激越而起,他的感慨破空而来,穿越千年,在后世人们的心中激荡回响,而这一人生感悟,这种对读书的珍视,也为他的后半生埋下一颗了不起的种子。


总体来说,这首诗可以说是明白如话,但还是妙用了比喻、巧用了典故。唐诗中一般好的比喻都不直白,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像杜牧写过那首《叹花》,我们也讲过,怀念一个与自己擦肩而过的美丽少女,诗中说:“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暗喻那美丽少女妙龄已过,已然结婚生子。但是王贞白的比喻,却走的是直白平易的路子。他说时间十分宝贵,一寸时间就和一寸的黄金一样昂贵,所以西方人喜欢说“Time is money”,最早其实来自于王贞白。这种比喻实在是外露至极,但是我们读来却丝毫不觉得生硬,不显得牵强。为什么?就是因为它巧妙地抓住了时间对于人们的重要性,这也是古往今来劝学诗甚多的原因所在。当诗人将世间两样人人皆知的宝物放在一起的时候,抽象的时间就变得具象可感、可知,而不再是某种虚无缥缈的存在了。因为时间变得可感可知,这首诗的警醒意义也就水到渠成的达成了。

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许多人都在劝诫世人要热爱读书,要珍惜时间。《长歌行》便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说法;陶渊明在《杂诗》中则咏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颜真卿的《劝学诗》则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当然还有朱熹的《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些名作都是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历史上任何时候,只要是关于惜时如金的心念,都能够深深打动我们的心。       

“一寸光阴一寸金”,不仅比喻巧妙,而且还妙用典故,甚至也到了化境。《晋书·陶侃传》云:“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呀!到了诗人笔下,则用“大禹圣人,乃惜寸阴”之典,于不着痕迹处吐出传颂千古、妇孺皆知的名句。除了这首珍惜时光、把握当下《白鹿洞》之外,其实王贞白的边塞诗也特别值得一说。边塞诗到了晚唐,已经失去了初盛唐那种健朗、昂扬奋发的面貌,也没有了中唐那种凝重深沉的气韵。面对国家和社会难以挽回的颓废之势,许多诗人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已被藩镇林立、军阀混战、宦官专政、文人党争的现实所吞噬,诗风便多趋怨愤苍凉,无可奈何的落寞之感充溢诗坛。而王贞白所作的边塞诗,却是晚唐时代氛围中别有一种盛唐边塞诗的豪迈雄浑气象,所谓“微功一可立,身轻不自怜” 。

王贞白也曾满腹豪情、策马疆场,随军出征边塞,抵御外敌,经历了几度塞外风霜,正所谓“忆昔仗孤剑,十年从武威。论兵亲玉帐,逐虏过金微”。王贞白的边塞诗的数量并不多,不过十余首,却展现出了与整个唐末环境大不相同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指向。比如他那首著名的《度关山》,“只领千馀骑,长驱碛邑间。云州多警急,雪夜度关山。石响铃声远,天寒弓力悭。秦楼休怅望,不日凯歌还。”这便可以看作是唐末边塞诗的余韵唱响。总的来看,王贞白的诗之所以有这样的特色,有这样的风格,是和他独特的人格特质分不开的,也正是他的性格、他的气质才决定了他不一样的人生。

晚唐不少诗人,最终都走上了归隐之路,王贞白同样如此,但他的不同在于,比如当时的方干选择归隐,其直接原因就是十上不第;著名的郑谷,最后归隐之际,则已经暮年;而司空图归隐之后,始终未能忘却功名仕途,又多次应征而出;只有王贞白却是在人生得意之际、人生精彩之时,毅然隐退的。天复二年,也就是公元902年,27岁的王贞白授校书郎,正式步入仕途,此时已是距他考中进士七年之后的事了。但唐王朝早已繁华不再,朝廷自上而下一片腐败,“时官苟贪浊,田舍生忧煎”。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的王贞白,在数年之后,终于远离了尔虞我诈的官场,弃官归隐田园,这一年他还不满三十五岁。可以说,王贞白的选择是在艰难时势中保持思想的自由、人格的独立,是向内转的典型代表。对他而言,归隐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但是,向内转、向精神世界追求不等于漠视现实,更不等于放弃理想、放弃追求,他放下只是虚名,肩负起的却是更多的历史责任。

回乡之后,王贞白将自己满腔的热情和抱负全部倾注到了惠及后代的教育事业上。他在当年的永丰县城外、西山之南,创建了“山斋书舍”,潜心教学,广收门徒,为青年子弟传道解惑开启了广丰一带学风。重视教育,是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度,是我们华夏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力量。教育从万世师表的孔子开始,到韩愈、到王贞白,再到后世的王阳明,都是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我们的时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奔走,当宝贵的光阴匆匆从我们身边溜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观念,已在每一个怀抱理想的年轻人心里生根发芽,并慢慢地成长,但王贞白留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样的警句,还有一种永不磨灭、穿越千古的励志精神,这也正是王贞白和他的诗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