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成长励志婚姻育儿

oh卡牌案例分享

2019-05-20  本文已影响1人  暖在夏天

刘杰转发

小兵 男 14岁,初一年级学生,去年期中考试过后,就不想上学了。父母问什么也不愿说,无奈之下家长带孩子来到我们的心理辅导室。马国堂老师用oh卡牌对他进行了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

探索前的聊天概要

小兵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属中等偏下。进入初中学习以后,学习开始有点吃力,心里特别烦躁,感觉特别迷茫,听课没兴趣,对老师的批评也非常敏感,不想上学。

oh卡牌心理测验分享

在马国堂老师耐心的引导下 ,小兵慢慢的开口说话了,并和马老师玩起了卡牌游戏,他们边玩边聊,最后马老师引导小兵把自己抽到的 图卡和字卡讲了个简单的小故事。他说: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因为口红被破坏两人打了起来,孩子看到他们打架,伤心的哭了起来,小孩儿本来有自己的梦想,但又无法实现,现在更加的委屈,自己也无法阻止他们打架,很无助,这时候,警察过来强迫他们停止打架。他感觉图中的小孩儿就是他。

通过这一游戏,可以看出小冰目前的状况:他对自己的上学问题非常纠结,妈妈比较强势,在对待他的问题上,爸爸妈妈意见不一致,经常因一点小事发生争执,他的情绪比较低落,非常无助,比较被动,自身缺乏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没有学习动力,逃避现实。

【专业分析】:

小兵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既有家庭方面的关心和教育不足,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缺乏社会支持。也有自身的因素:小兵渴望取得好成绩,对自己期望很高,但是初中的学习内容比小学深,学习方法也会不一样,由于缺乏指导和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反而下滑,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等,他把关注点全部集中在自己的不足上,忽略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正能量(他对电脑知识懂得比别的孩子多)以致用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而他不上学的这段时间,父母因忙于生意缺乏和他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对他的陪伴也不多,他在父母面前"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家长无法走进他的内心,所以比孩子还要焦虑,有时候会因为他上学的事发生争执,并没有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反而使孩子压力更大,但从另一方面,又给孩子无形中创造了舒适的环境:吃的香,睡得舒服,有电视、电脑、手机陪着,尤其是玩QQ游戏,从中寻求刺激,宣泄压力,或者和同学朋友聊天,而聊天的对象大部分是辍学生,你说他会愿意上学吗?

找到了“病因”,我和马老师分别对孩子和家长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

【建议】

1、家长平时对孩子多关注一些,多些陪伴,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寻求恰当的解决办法。

2、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反复追问孩子原因,问多了孩子会厌烦的。要"蹲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

3、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家长不能表现的比孩子还要焦虑,一定要控制好情绪,保持淡定。家长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因孩子的事情争吵,那样孩子的心门就会慢慢关闭。所以先把孩子"揽在怀里"然后才能走进孩子心里。

4、孩子不去上学了,待在家里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说教、责骂,那会让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逆反,要和他同频,暂且不谈上学的事,站在他的角度体验他的感受;也不要放纵没有边界,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尊重自己,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否则孩子会形成懒懒散散、不求上进的坏习惯和自私、冷漠的不良品质。比如要求按时作息、限制玩手机电脑的时间、做固定的家务等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以上几点做到了,家长和孩子就会形成朋友式的关系,在谈上学的事是不是更顺畅了。

总之,家长要多走近孩子,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你就会突然发现"小小孩"竟有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为了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父母改变和孩子相处的模式。

蹲下身子,亲子关系才有温度 ;  降低声调,家庭教育才有高度 ; 走进心里,家庭教育才会有深度!先把孩子揽在怀里,再考虑走进孩子心里!

(最近孩子妈妈打电话说孩子已正常学习,不再厌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