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慢读者的福音,兼论为什么写书评
常听说有人能一年读300或更多本的书。有朋友说,这怎么可能,这记忆效果得多差啊,能学着东西嘛。
我们不妨先放下偏见,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学学人家的思路,也就是《快速阅读术》中讲的阅读方法。
作者是日本作家印南敦史,他一年给媒体写700篇书评。700篇书评什么概念?一天要读2本书。作者坚持如此阅读10年,读了7000本书!
作者如此庞大的阅读量、长时间的阅读史,并不是有什么天赋,因为他早年也是慢读者,甚至在9岁时摔了一跟头被医生判断再也醒不过来,一度以为自己摔坏了脑子。
看到作者先天条件如此薄弱,不禁让人想到作者能达到的阅读量,或许也不是高不可攀。如果你对作者这种状态产生了憧憬,那么作者告诉你,这本书就是为你写的,而你完全可以做到。
除了觉得人家读得快、肯定忘得多之外,我对于阅读一直有个偏见,就是认为阅读应该随心所欲,哪有什么阅读术?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禁锢了另外的可能,让自己故步自封。还有:读了几十行,前面读过的都忘了,仿佛没读过一样。再有就是现在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获取知识和讯息太容易了,不容易有心情读书。
这些问题在《快速阅读术》中都有提及。
印南敦史: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这是一本“一个曾经并不擅长阅读的人撰写的,能够提供克服自身缺陷和解决办法”的书。
印南敦史认为,改变阅读速度,有两点非常重要:1.阅读理念。2.阅读技巧。
我们先说阅读理念。很多朋友觉得,读书一定要逐字逐句,要对书有“敬畏“,要记住书中的内容。印南敦史告诉我们,这都是上学时的学校教育留下的后遗症。你的理解程度与遗忘程度,与阅读速度没有关系。不管读得多仔细,你都会忘掉大部分内容。
阅读速度慢,归根结底是,对阅读的认识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想提高阅读速度,先去除这种要读得很仔细的观念。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复制100%的内容,而是为了邂逅1%的精华。
作者以音乐来举例,或许没有人在听音乐的时候,便对照着乐谱、前奏,边听边自言自语“下面紧接着开始进入了小调!”等等,而是放松心情,让音乐自然流入耳朵,滋润身心。可是很多人却是一本正经地去读书。作者告诉我们,读书应该像听音乐一样,自然而流畅。一本正经地读书,正是很多人读书速度慢的原因。
很多人一本正经的读书,也是因为受过去一些,读书应该有的姿态的影响,但是在现在的媒体总是如此众多的情况下,人们已经很难有心情,像过去那样捧着一本书去阅读了,这时候应该因地制宜的改变读书方法。
所以作者主张听音乐一样,让书的内容像流水一样流过心田,而不是大量的存储在脑子里。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那这样的流水式阅读,脑子里啥也没记住啊。
办法就是写,写什么呢?就是写书评。读就是在吸气,总吸气不呼出来会憋坏。通过写——也即呼气——来引领你去读的时候,再进行思考。
关于作品,作者也提醒我们,在纸媒上发表的书评,一般都要求提供书评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可是在网络时代,很多人在手机上看书评,有时候并不需要作者的主张,他们需要的是快速获得信息,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作者用最简短的话,最精辟的话,把书中传达了怎样的一个观念传达给读者。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写书评的时候,用一句话就概括出书的核心思想。
我们平常读到书中的精彩段落,常常会忍不住画下来,再抄下来记录下来,但是事后又常常都忘了。或者我们会折页,但是这也于事无补。作者告诉我们,书中大部分内容你都会忘记的。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全部内容,而是他1%的精华,可以记录一行来唤醒整册。记录下最让你有触动的一句话,然后再用一行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养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忘记最初阅读时的感动。写书评的优势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因为写书评写的一定是书中最触动你的地方,你也会用最浓缩的话来把书中触动的地方总结出来。
写书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用别人的视角来补足自己的盲点,比如说当我写了一篇书评之后,再会去看那些得赞数更高的书评,会研究他们的这个视角在哪里?他们是怎么组织语句结构的?他们是怎么从书中发现与我不同的闪光点的?他们为什么注意到这里?
因为你自己平时只关注到自己的想法,只了解自己的视角,你会有选择性地去听别人的话。看别人的东西会强迫你关注别人的关注点。
现在我们的生活都讲究极简化,只留下必要的东西。读书也这样。如果阅读后写书评,你就会从写书评的角度来阅读,获得了不一样的阅读视角,开始区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
以上说的更多的是理念问题,那么提高阅读速度到底有没有技巧呢?
作者认为还是有的,
步骤一: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
步骤二: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
步骤三: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
步骤四: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
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可以帮助我们整体上把握书的全貌和框架。在《沟通圣经》中,也对阅读技巧提过类似的建议,就是先阅读序言,然后读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对这本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你进行跳读,即忽略你认为不那么重要的部分。对于我而言,通过我的阅读体会,当你对一本书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之后,你再读书中的具体的细节内容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会从更高的一个高度来看具体细节。而对于我而言,单看序言、每章大小标题是不够的,我一般都迅速通读一遍,才能达到对这本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读开头和结尾的五行是为了确认本一章是否值得读,是否需要跳过,如果确认需要的话,那再从头细细读起。
另外,还有个窍门就是:读一本书之前,要确定自己想获得什么信息,然后围绕这个信息来摄取书中的信息,那么就能很快区分出重要和不重要的内容,也会看得更有目的性,这样也容易记住。这尤其适合在写书评的时候用。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他当时要给一个网站写书评。这个网站的读者想知道关于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就围绕这本书中一些有关未来生活的关键词来寻找内容,写书评,这样非常快速省力。
对这一点我也有体会。最近阅读了一本《中年的意义》。通读完这本书之后,得出了这么几个关键词:进化,误会。我觉得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用这两个关键词串起来。在第二遍读的时候,我就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去搜寻相关的信息。
步骤四: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较好理解。日子如果总是一个节奏过,也会让人焦虑,焦躁不安。读书也是这样,根据轻重缓急来决定阅读速度。
作者提到了选择书的时候,不要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我对这类的书不感兴趣”,这句话就封闭了一些可能。选择一些自己可能以前认为不会喜欢的书,带来新的好奇心,新的认知和新的视野。
对于这一点,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读书会,读书会上有一位老师说“你可以广泛涉猎,喜欢什么就读什么,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扩大你的阅读范围,就会去接触一些你曾经本来没兴趣的书”。具体怎么做是每个读者自己的事情,然而这位作者是位专职书评人,他要给网站写书评,他的考虑是结合他的职业的。
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阅读方法适合以获得知识和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如知识类,应用类,认知提高类的。而对于读小说散文这样的书,是以获得心灵的滋养为目的,这个时候就不适合作者提出的阅读方法。
书中金句:
并非深入仔细阅读一本书,而是提高阅读量,获取其中的“知识片断”,积少成多,汇小溪以成江海。这样的理念正是阅读速度缓慢的人们所欠缺的。
在汇聚细碎知识片断的过程中,这些片断将逐步产生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说得形象些,就好像孩子们的乐高积木,由一个个小碎块拼接成各种形状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