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乡土故事

夏夜评书

2018-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sxcwj

小时候的夏夜是热闹的。

        天还没有黑,但是稻场上的评书人的锣鼓声已经响起,一声比一声急切,催得人心慌慌的。正在吃晚饭的赶紧扒上两口,就赶紧抱着竹床或者板凳出门,稻场上去迟了,恐怕就没有好位子了。在稻场的中央,摆着一八仙桌,桌上摆放着一评书人常用的小锣鼓,下面用架子撑着。桌上还放着一块巴掌大的木头,油光光的,说不出名堂来,估计也是评书人的道具。

        我们湾是个大湾,人口多,请得起评书人,评书人也乐意来我们这样的大湾,工钱不低,关键是伙食还不赖。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饱肚子才是第一位的。评书人叫李麦友,据说评书是家传的,还兼职给乡民看阴阳。李评书口才好,所以远近闻名,接他说评书还得预约。

        小时候的我们喜欢凑热闹,对评书似懂非懂,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听评书的热情。李评书的锣鼓一响,我们就赶紧去稻场,爬到家人早放在那的竹床上,坐等评书开始。评书主要是民间喜欢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侠义小说的,老年人尤其喜欢。锣鼓开始不久,稻场上就汇聚了不少人,但是李评书并不急于开讲,锣鼓声仍然有节奏的想着,一时急、一时慢,忽而万马奔腾,忽而细流涓涓。在这锣鼓声中,全湾的人差不多都来齐了。突然李评书的鼓槌停了下来,他拿起桌上那方木猛的在桌上一拍,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大家知道评书要正式开始了。李评书用他那略带沙哑却又富魅力的嗓子简要介绍了晚上说的评书章回,然后就边唱便敲起鼓来,鼓声抑扬顿挫,荡人心弦,唱调犹如秦腔,高亢激昂。也许那时过小,未能完全明了李评说唱的具体内容,但是却被那种气氛所感染沉浸。评说人边唱边说,伴以各种动作,完全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听说人更是如痴如醉,不时叫好,不时叹息。大人们的世界小孩们有些不懂,有时候我们小孩有的便在大人们的怀抱中朦胧睡去。

        李评书的说唱渐入高潮,激动处口沫横飞,但是他忠实的粉丝们却无丝毫不悦,悄悄擦去脸上的唾沫,继续享受这一年中难得的精神大餐。突然间,李评书为书中人物命运不平而哽咽渐至无声,桌旁的粉丝适时奉上茶水让李评书润下嗓子。

      夜渐渐深了,评书也近尾声了。李评书说到关键处,突然来上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于是被吊足了胃口的粉丝们知道当晚评书结束了。在一阵忙乱过后,稻场上的人群犹如潮水般散去,留下空荡的稻场和天上的一轮明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