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马恩》25:什么是共产主义?(9)
十六、“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的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析:
1.共产主义自觉的继承先前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不是改朝换代般地摧毁过去的文明,断裂式的发展。
2.先前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归“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马克思这里第一次写出“联合起来的个人”,在为以后“联合体”的概念出现做准备。
3.马克思在本文中对“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认识:
(1)“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注1)
(2)“在过去种种冒充的集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注2)
(3)马克思将集体分为虚构的集体和真实的集体:
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注3)
真实的集体:“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注4)——以后进一步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
很显然,马克思认为“联合起来的个人”应该组建起来“真实的集体”——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财富即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组建的集体”支配,也受“集体中的个人”支配,二者利益和谐一致,不冲突。
4.我认为马克思对“虚构的集体”的定义不严谨。
马克思的定义是——(1)“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人对立起来”——这是一个与所有人对立的集体。
(2)“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这个集体就是阶级社会。
但是,马克思又讲“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注2)
可见,马克思认为这个集体是不会与处于支配地位的阶级对立的,对立的只能是被支配的阶级。另外,理论上集体不可能与所有的人对立,即便是最专制的集体也存在一个支配集体的个人不会与集体对立。
所以,“虚构集体”定义为“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个人对立起来,”不确定个人的范围可能更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或者按照边沁最大幸福的原则改为“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大多数人对立起来”,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十七、“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活动,它决定一切其他的活动,如脑力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当然,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每次都依赖于已经发达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析:
1.此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还没成型,概念的表达不确定。例如,本文中频繁出现的“交往方式”、“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等术语其实就是以后使用的重要概念“生产关系”。
2.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活动实际上是物质活动,它决定了人的其他一切活动。
3.物质活动依赖于人的“需求”,人由意识产生需要,为了满足需要而去实践、探索。人的“需求”其实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4. 我对此处“物质活动决定一切其他的活动”的翻译方式心存疑问。因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创新唯物主义的一个突出标志:
(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注5)
(2)“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注6)
(3)“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注7)
所以,结合马克思对唯物主义的创新认识来分析“物质活动决定一切其他的活动”和“物质生活都依赖于已经发达的需求”的表述,我们显然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意是将物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视为辩证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决定关系。
5.我怀疑是否存在翻译的问题,把一些理论搞成了决定论的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谨记马克思辩证法的思想,防止误入歧途。
注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4页,1960年版。
注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4页,1960年版。
注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4页,1960年版。
注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4页,1960年版。
注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页,1960年版。
注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页,1960年版。
注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页,196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