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挂了!”
临晨四点,习惯性的拿起手机,点开简书app,发现网络出了问题。
刷新。从wifi换到移动网、从移动切回无线网……
一定是窗户把信号挡住了!额,开窗。
特么的,今天信号满格一定是假的,继续切换网络……
把电脑打开试试吧……
开电脑……
啊嘞?
无线网没问题?
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信号。啊嘞?信号满格。
what happend?
简书挂了!

好吧,简书这次“挂”了我想到什么呢?
我问自己:“为什么打不开简书会有一种心慌的感觉呢?”
钱包里没有要提现的钱,简信上没有要谈的合作,你为什么会心慌呢?
因为焦虑。这焦虑从哪里来的呢?
因为梦想。简书激活了我从小到大一直想实现,却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文学梦想。
想用文字获得大家的认可,想要做一个文艺青年。
大多数的时候我不去想这个梦想,我觉得离我太遥远。我还是踏踏实实的搬砖更实在一些,至少这样我不会饿死。
直到简书的出现,我心中的文学梦想又被激活了。
简书是个载体,承载我文艺梦的载体。

简书这一次“挂”了让我明白,自己的心态需要调整。
我一直很喜欢简书的一句话:“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同期的作者不是出书了就是被签走了,最不济的也混个优秀作者的标签了,可自己什么标签都没有,感觉真的很焦急啊。
比自己来的晚的人也签约了,出版了……fuck,更焦急了有没有啊?
这焦虑还表现在平时的方方面面,比如发布一篇文章:会在乎打赏、点赞、评论的人数,会在乎粉丝数,会在乎文章有没有通过专题等。
说白了,这就像鱼儿跳跃栏杆游向海里的过程。
你在河里好好的呆着,听见有人说大海是多么的宽广、一望无垠,现在越过栏杆就能到达海边。
你来到了栏杆旁看见了一个个排队等候超越栏杆的鱼儿,你抬起头,看见大鱼们一条两条的翻越到了海边(签约作者)。
你听着栏杆那边鱼儿在海边的嘻戏声,你想象着大海的美好。
你在等待的时候和周围的鱼儿熟悉了(同期作者),大家互相激励着前进。
忽然有一天,和你一起抱团取暖的人,签约了,再后来出书了。
你开始着急了,明明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自己什么时候被甩在身后了?
这时,从你后方游来了一些鱼。你在栏杆边已经呆了一段时间,也算是个老人了,你看着新来的鱼儿活蹦乱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没一会,跳过栏杆了……
你心底的焦虑又被放大了……

通过简书的这次系统升级,我是彻底明白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彻底的看清楚了自己嘴上云淡风轻内心暗潮汹涌的原因所在。
回到焦虑本质上讲,其实还是自己的修为不够。
小王天天跟你一起喝酒打屁,有一天小王突然成为了你的顶头上司,你在想:凭什么?凭什么这货能骑到我的头上去?
没多久,新来的大学生工资也比你高了,你又想:老板是不是瞎,这毛都没长齐的小子凭什么拿的工资比我高,论资历我可是元老……
其实,你不知道从一开始你们就是不一样的。同样都是写文章,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这些文章的质量。
质量>数量
同期更文≠文笔相同
说白了,能不能签约,受不受读者欢迎不在于你写了多长时间,而在于你的文笔。
如果把写作必做一场武林大会,那么你的文笔就是你的功夫。
有些人招式看上去很花哨,“嘿”、“哈”、“嚯”的其实只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没多少干货。
可能别人上去不声不响一拳就把他k.o了。
虽然大家在同一时期更文,但大家的文笔、过去所积累的素材都是不一样的。
心态一定要好。
我是夏目若安,一个爱理财爱码字的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