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李源学《易经》

听曾国藩和听《易经》的不同心理需求

2019-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漠不飞沙

学习曾国藩和学习《易经》的不同心理需求

       今天看老师的小白精读发了《别高估自己1年的成就,却低估自己10年的发展》,只看到这个题目,一个绕在脑海中多日的问题好象找到了思路。听《易经》课和听曾国藩课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打卡区的学习心得少了很多。特别是针对《易经》的每一卦内容,书友们的心得日记日渐零落,只剩下三五位传奇在坚守。书友还是同一群书友,大家的热情依然在高温状态,可最后到输出上,效果与听曾国藩时有了很大差别。

       我一直思索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是老师讲的不好吗?没有,每一卦都有超过订阅数的收听量,说明精彩依旧。是课程太难了?也不像,都是普通话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老少皆宜。那大家的冲动全去哪儿呢?

       今天看见这个题目,我明白了,差别出在两课的内容上。曾国藩的故事是拉家长的式的,把一个人的一生从里到外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曾国藩本人的经历也是很有生活气息,就是邻家的老翁,我们看着他一生波澜起伏,悲欢离合。很有代入感,并且听了他的故事很多道理拿来就可以用。比如在家庭关系处理上,曾国藩是北漂,我们现在的一线大城市说不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一线漂。所以北漂和家人的交流上曾国藩用他的实际经验给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法,那就是放下不同地方的价值观,回乡就随俗,我们不再是皮特、艾米丽,该铁柱我们就是土生土长的铁柱,该是春花我们就是家里的春花,没有高楼大厦间的办公室政治,没有灯红酒绿的奔放自我。还原我们的的本来颜色,和家里人一起说着家乡的土话,唠着远亲近邻的家长里短。

       这就是听曾国藩带来的即时获得感,听完了就能用,可以立即满足自己潜在的需求。曾国藩的职场经历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借鉴;他的治军心法,用来做投资参考要比听那些砖家要靠谱。曾国藩的治家方法,他对待学文的态度,他对自己内心道路的追求,每一项拿出来都可以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片段产生共鸣。这种即时满足感和获得感,老师在别的课程中也讲过,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留在我们基因里的种子,是智人为生存而进化来的本能。就象其它动物一样,有食物就要一次吃个够,可以为生存积累能量。即时满足是我们本能的需求。

       再看《易经》的故事,各种卦辞在老师的讲解下从天书变成了白话文,在我第一遍的学习过程中,基本达到了字全认识了,其它的,还是停留在白话文的基础上。知道易经的,多数人是被它的神秘性吸引,对它对预测未来,预知吉凶祸福的功能向往不已。今天的《易经》,已经是上千年的智慧传承,一代代的先贤高人智慧的积累。也流传下了许多关于它预知未来的故事。我们本身对未知的恐惧使我们想拥有一项预知未来的本领,孙悟空的学不来,佛祖的修炼方式不适合普通人,其它的神仙都太远,离我们最近的,最方便的就是《易经》了。至少它是一本书,至少它的字都认识。可要学会这个本领,不但字要全认识,还要知道字后面王候将相的背景故事,还要明白阴阳五行的联动关系。更要熟读并深入理解历代先贤关于《易经》的解释说明。否则直接拿卦辞来给别人说事,除了休闲一乐就只能是毁人不倦了。这就是要十年功来学习的一问学文,我们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占卜解卦上了,老师穿插在每一卦内的人生故事和各种思维模型,就不能分得更多的脑力资源来去思考,去深究,去共鸣。这些是需要做长期关注的,需要用长期主义来实践的部分。我们把时间尺度拉长一些,写下《易经》的周式兄弟,可以说是长缨在手天下我有了,可周朝也不过传承了六百年就成为了史书上的前几页。再往后,我们听过那么多研究《易经》的大学者,最终留下的也是一本本学习心得。这个世界的变化依旧按着它的规则一天天一年年地到了今天。

       学习曾国藩,我们学到了要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易经》,是因为我们对未来有期许,希望用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未来可有遇到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