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摄影读书

破圈: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2024-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恒之馨空间

在8月3号,巴黎奥运会的网球女单决赛中,21岁的中国选手郑钦文开创了历史,她战胜了克罗地亚的网球运动员维基奇,赢得了在奥运会网球项目上的第一枚金牌。

而在此前的半决赛中,她的对手是曾经四次获得法网冠军,在罗兰·加洛斯这块红土球场长达1149天不败,世界排名第一的斯瓦泰克。战胜斯瓦泰克之前,六次跟这个对手的对阵当中,她全部都失败了。

赛后她说:“这次我站在红土赛场上的时候就吸取了在法网输球的教训,我打得比平时更加冷静,我拥有更多的耐心,我没有像上次一样就想一拍子把对手打死,正是因为这份冷静和耐心,才带给我胜利,也包括在那么多艰难的时候我可以逆转。”

我们老话讲“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不是说只要经历失败,就能“生出来”成功这个孩子。每一个冠军在成为冠军之前,都曾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他们是怎样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打破人生的困局,实现自我突破,最终能够站上顶峰的呢?

郑钦文推荐了一本书,也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破圈》。这本书是一本能让你从失败中了解自我,认知自我,进而实现认知破圈,不断走向成功的书。

作者顾及是斯坦福大学的学霸,真格基金旗下的真格学院创始人。真格学院有一个研究院,叫“失败研究院”,专门研究创业者的失败。能进入到这个研究院学习的创业者,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至少亏掉300万。

我们一般人还进不去,因为亏不了那么多钱。顾及在辅导了200多名,合计起来亏了20多亿元的失败创业者之后,总结出了从失败走向成功的破圈方式,写出了这本书。所以这本书是一本价值20多亿经验的书。

一、走出至暗时刻:从“绝望之谷”走向“开悟之坡”

人们是如何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呢?大家来看一看这样一张图,这张图叫作“达克效应”认知曲线。

这个图大家来看一看它的走势,它的核心观点,就是一个人的自信水平,也就是纵轴,和他的知识能力水平,也就是横轴,不是一直成正比的,有的时候整体水平比较差的人反而会认为自己很厉害。

这个错误的认知源于低水平的人,他的水平已经低到不能够辨别自身的不足,就是所谓的“无知者无畏”。

而当人的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自己就会有更清晰的认知,这个时候反而能看到自身各方面的欠缺与不足,自信程度会不断降低,而到了那个最低点的那段时光,就是“绝望之谷”,这也是最难熬的一段时光。

当人从最低点开始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也就走向了所谓的“开悟之坡”,自信程度也就会随之上升。

所以有的时候,不是每个人在绝望之谷都能顺利走向开悟之坡的,因为在面对失败时,人会遇到两种阻碍,使得我们没有办法,或者很难从失败中获得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种阻碍,是失败带来的痛苦。

深刻的痛苦会让人有意识地回避,绕着走,也就没办法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如果我当年辩论赛打输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一整场辩论赛,一句话都没说过,就干脆不玩了,我还说相声去,那八成也就没有今天了。

第二种阻碍,叫作个体惯性模式。

所谓个体惯性模式就是人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习惯性地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表面的理由去合理化,而不是去挖掘深层次的真正的原因。

本书的作者顾老师有一位学员,连续创业7次都不成功。顾老师就问他是什么原因,发现每次原因都不一样,第一次因为融资不利,第二次因为合伙人骗他,第三次因为市场环境变化等等,看起来似乎都不是他的错,只是遇人不淑,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而已。

但深挖下去就发现,他每次创业的动机,其实都是听信了某个亲戚、熟人或者朋友说的:“有一个很赚钱的机会,你来入伙吧,咱们一块儿干。”而他并没有去深入地调研这个机会靠不靠谱,他适不适合。

所以真正导致他持续失败的,其实并不是每次遇到的这种特殊情况,那只是他自己找的合理化的借口。真正导致他失败的,是他底层认知的一个习惯性模式,就是不验证信息真伪、不去做调研、不去看匹配程度是不是靠谱,就盲目去信任他人。

如果他不能在这个认知上破圈,不能打破这个固有的模式,那么等待他的只会是再一次失败。

而郑钦文在半决赛战胜斯瓦泰克之前,六次跟这个对手的对阵当中,她全部都失败了。但是她并没有因为这些失败的痛苦就放弃,或者是找一些习惯性的理由去安慰自己,比如说我之前身体不舒服,或者那天运气不好。我们看到的顶级运动员并没有因为这样那样的一些经历就给自己找借口,不去深挖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失败。

这次奥运会上,我们的乒乓球男子运动员王楚钦,他的球拍让一个记者踩断了。球拍就好像是我们上战场的战士的宝剑一样,王楚钦拿着新球拍,在单打比赛止步32强。但是他并没有说,因为这是我的新球拍,所以我不适应而导致了失败。

他自己很明确地、很清楚地意识到,导致自己失败背后有更多的原因,是技战术水平上出了问题,而不是由于拿了新球拍。所以在后面的团体比赛当中,他每一场都获胜了,拿的就是这个新球拍。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过去失败的经历,进行深入的思考,如果我们能够找到真正的原因,失败反倒会成为一个让我们能够持续进步的动力。

作者顾老师虽然是在研究失败,但她说这只是一个战术问题。真正的战略问题,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是你想如何活好这一生,获得你想要的成功。

而成功的定义,对每个人其实都不一样,有的人定义,我挣大钱是成功;有的人定义取得专业成就是成功,有的人定义获得奥运会冠军是成功;还有的人定义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是成功。

如果你能厘清人生的战略,弄清楚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那就意味着明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可以放下无关的那些事情,活出自我。通过对自己认知的不断剖析、反思,并实践新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模式,我们不需要刻意获取外部的认可,或盲目追逐外界定义的成功,那么你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真正在意的那些事情。这是人生的一个捷径,也是认知破圈的核心价值。

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的思想,思想决定了行动,而行动最终会带来结果。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突破当前的状态,想要有所不同,去获得自己定义的那个成功,那我们就得回到源头,从源头的认知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二、从“认知菜鸟”到“认知高手”的四个境界

什么是认知?认知的定义是,经过处理并内化后的知识及其应用。比如说郑钦文对于“打网球”的认知,就是她关于怎么发球、怎么接球、怎么跑位、怎么发力等等所有这些跟打网球相关的知识,以及在实践中对这些知识的应用所积累下来的经验,经过不断地深度思考处理并内化,形成的理解。

那我们对“打网球”有没有认知呢?几乎没有,因为完全不具备打网球的知识,连怎么握球拍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手腕到底是能转还是不能转,五个手指头应该怎么摆,更不用说什么跑位、发球、接球了,所以对“打网球”其实是没有认知的。

但是,虽然对打网球这件事没有认知,但是对“观赏网球比赛”是有认知的。我们了解网球比赛规则的知识,有一定的判断选手水平高低的能力,虽然不高,但还是有一定的观赏网球比赛的认知的。

所以从认知的定义,我们就能够理解,认知其实是有层次、有水平和有境界的差别的。

对于同一件事,有的人的认知水平就高,有的人的认知水平就不高,而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件事,也有可能因为以前的认知水平和现在的认知水平不在一个层次,而呈现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那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这张图其实就展示了认知的4个境界,它是不断地在进阶的。

第一个境界叫“无意识无能力”,就是在认知上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有人访谈乒乓球女子冠军丁宁,谈完了还要跟人家比试比试,因为他自己是个乒乓球爱好者,年轻的时候纯业余水平还不错。结果他跟人家打的时候装备齐全,拍子、运动装都有。丁宁就拿一张信用卡跟他打,一个球都赢不了。后来聊天的时候感慨,打败自己的不是丁宁,而是对世界冠军水平的无知。

第二个境界是“有意识无能力”,就是意识到自己不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比如你知道自己不会游泳,就是一种有意识无能力的认知状态。但有的时候对这种能力的判断是模糊的,比如你正在学习游泳,了解游泳的知识,也学习了一些相关技巧,但是可能还不那么熟练,或者有一些地方不那么清楚,那你还算不算有意识无能力呢?

能力是指知识和技巧经过内化以后,可以较好地使用出来的状态,如果不能自然、自发地应用,那就不能算作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在完全掌握游泳技巧之前,都还是属于有意识无能力的状态。就是你有意识去做这件事,但是凭自己有限的这个能力还不足以做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所以就是有意识无能力。

第三个境界是“有意识有能力”,就是意识到自己具备某种能力,知道自己知道。

在有意识有能力的状态下,你需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去应用这种能力,或者有意识地去分辨哪些情况下适合应用它。

比如我们刚刚学会开车,拿了驾照的时候,虽然已经掌握了关于驾驶汽车的知识和能力,也通过考试拿到了证书,但是真开起来上路的时候,紧张不紧张?肯定紧张。

你要不停地提醒自己起步停车要怎么操作、倒车入库的时候要看哪儿,这就是有意识有能力的阶段。

第四个境界是“无意识有能力”,就是不需要刻意去思考,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某种能力,把能力内化。

比如你已经是个有十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了,现在开车上路完全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怎么转弯,怎么停车,这已经完全是一种本能了,甚至有的时候脑子去想别的东西,出神了,甚至凭着本能过了十字路口,都想不起来到底这个红灯亮着没,还得回过去看后边有没有车跟着。这完全是一种本能,就是无意识有能力的一种状态。

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已经内化的关于自我的知识和应用,也就是说,形成认知意味着,对于这件事,我们已经处于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无意识有能力”的阶段。

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要改变认知,实际上是需要我们把这张图上的步骤,从第一个阶段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到最后内化的阶段,才能打破原有的认知局限,达到认知破圈的效果。

从“无能力”到“有能力”的变化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只要方法正确,再加上足够努力,培养某方面的能力并不难。

实现认知晋级的真正难点,在于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突破,人是没有办法解决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的,一个问题如果连意识都没意识到,怎么解决?

大家会觉得,问题摆在面前不就意识到了吗?没见过的事情出现的时候不就意识到了吗?其实未必。有时候经历失败的人,尤其是失败次数越多的人,往往越不愿意承认自己犯的错误,而是习惯性地将失败归结于外在原因。

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场景,明明是他的错,但他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反而到处找客观原因。

所以要想真正做到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突破,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个是要有足够多的经历和思考,才有机会碰到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东西,接触到更多的未知,这样,我们才可能会让自己意识到,我以前对这件事没有了解,完全无意识,现在碰到了,才有可能变成有意识。

另一个条件就是“极度的诚实”,这是认知破圈的基本心态。所谓极度的诚实包括两个部分,对他人的诚实和对自己诚实。

对他人的诚实是指你在和对方沟通时,有勇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合适的条件下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反馈。如果每一次,别人跟你在沟通的时候,说道你这个地方做得可能有一点问题,你那个地方可能还有机会提高,你总是以一种保护自己的心态说:“我没有,我只是偶尔失误,我其实不是这么想的。”

那你其实没有办法获得真正有用的反馈,也没有办法让别人能够给你真正有用的反馈,所以自己也就没有办法提高。

对自己的诚实难度更高,你说骗别人容易,骗自己难,还是骗别人难,骗自己容易?其实往往是骗自己容易,随便找一个借口就糊弄过去了,比如我上次身体不舒服,我就是有点大意……所以对自己诚实是难度更高的,需要对真实的自我做出精准的分析和如实的判断。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六个方面要对自己诚实,分别是:

对于知识的诚实、对于信息的诚实、对于自己经历的诚实、对于自己能力的诚实、对于自己需求的诚实、对于自己情绪的诚实。

每一个方面,都要做到对自己准确真实的判断,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比如很多专业型的人才往往在一个领域深耕多年,但越是精通就越会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我是这行业的专家,我是这件事的负责人,我怎么会是错的呢?

于是就会越来越难承认自己不知道,或放下面子承认自己错了,但做不到这些就很难继续提升自己,反而把自己往墙角逼得越来越紧。

三、三大破圈法则,养成郑钦文的“女王心态”

如果从极度诚实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日常生活的种种行为,那很多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傀儡,并没有真正地活出自我,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到三个方面的操纵:情绪、记忆和错误的信念。

每个人在特定情况下,都有可能分别被激烈的情绪、难忘的记忆和错误的信念控制,好像这些记忆、情绪和信念反而成了自己身体和思想的主人,所以作者将其分别命名为情绪体、记忆体和信念体,合称为“认知限制三兄弟”。

那么怎么来打破“认知限制三兄弟”对我们认知的限制呢?

作者在这本书里面也提出了三个原则,就是摆脱情绪体、扭转记忆体和击穿信念体,这三个原则恰好一一对应我们怎样打破“认知限制三兄弟”对我们认知的限制。

1.破圈法则一:摆脱你的情绪体

先来看看情绪体,也就是惯性情绪模式。情绪会产生冲动,往往我们最容易产生的情绪也最容易控制我们做出一些不适合的决定,产生不好的结果,典型的例子就是路怒症。

一个平时温文尔雅的人,开车被别人别了一下,情绪上头,路怒症就来了。之前新闻曝光,高速路上一个司机连续九次别停另一辆车,只是因为人家在进收费站的时候没给自己让路;还有上海高架桥上两个车的司机斗气,相互追逐引发车祸,差点从高架上翻下去。

这些人出事之前可能情绪都还稳定,是正常人,出事之后回想起来也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完全没必要。但就是那一刻被情绪控制,做出了有理性意识的时候不会做的蠢事。

那我们怎么去应对情绪体对我们的束缚和制约呢?这就要用到顾老师在书中讲到的破圈三原则的第一个,叫作摆脱情绪体。

它有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前两个步骤是对自己情绪的管理,后两个是对他人情绪的管理。

第一个步骤,是情绪察觉,因为只有察觉到情绪的存在,才能谈得上对它的调整和处理。

就像刚才提到的路怒症,你说那些人不知道去别停别人的车是危险而又没必要的事吗?肯定知道,只是那一刻完全被情绪淹没,可能都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犯了路怒症,就是想冲过去别他。

那情绪察觉的能力怎么能提高呢?其实核心是要主动地、有意识地感知和分析自己的感受,不要因为情绪复杂或者事情已经过去了,就放弃对它的感知。

比如说如果你犯了路怒症,这事结束之后,你要反过头来去反思,当初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会一下子就上头,一下子就被情绪给掌控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产生,产生类似情绪的场景还有什么等等,通过多次重复感知和分析,来提高自己准确察觉情绪的能力。

还有一个可能对我们中国人比较重要,就是要学会表达情绪。我们的文化比较内敛,所谓“君子恃才而不露于色,藏情而不显于表”,对于才华能力和情绪情感都是要收着,不轻易表达出来。

久而久之,我们察觉、感知情绪的能力就会弱化,因为你不需要把它表达出来,也不需要给别人看,所以我们反而会养成一种隐藏我们情绪的能力。所以我们要锻炼自己情绪察觉的能力,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情绪准确表达出来。

情绪察觉之后的第二个步骤,是情绪调控。

就是当出现强烈的尤其是负面的强烈情绪时,要调节控制,不要让它接管我们的思维,直接指挥我们的行动。

有几个方法可以试试:

第一个是数数,这个对平息愤怒特别有效,就是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一下子特别生气,这时候,你先不要急着去做动作,也不要急着去表达。在心中默默从一数到十,就数十下就可以了,其实就是十秒钟的时间,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怒火都会在这段时间内获得平息。你说:“不行,我太生气了,我都数到二三十了还是很生气怎么办?”先离开那个场合,等心情平静下来再说,在愤怒的时候不要做决策。

第二个方法是“情景转移”。在有情绪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做些转移注意力的事情,比如看好玩的电视剧、玩游戏,甚至吃好吃的,这些都有助于转移注意力,缓解我们的情绪。但大家注意,转移注意力不是目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情绪问题,它只是能让我们能暂时不被情绪控制,给我们时间和空间上的缓冲,对它进行调节控制。

第三个方法是旁观者视角,这有点难,就是当情绪激动的时候把自己抽离出来,用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在情绪中的自己。

好的演员其实都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一边要在角色的情绪当中去演绎,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又要以演员的这种心态去观察和调整。所以好的演员,其实是同时在做两个人,一个是他演的那个角色,一个是演员自己。他是在用演员自己的这个旁观者的视角去看,我对于角色的情绪的演绎是不是到位,需不需要什么样的调整。

第四个方法,是发现并处理自己的情绪扳机。

所谓情绪扳机,就是那些会让你莫名其妙产生情绪的敏感词语、句子或者行动。比如有的女孩一听到“大龄剩女”这个词就受不了了,不管是不是在说她,只要她听到,都会有负面的情绪产生。

情绪扳机通常跟过往的一些记忆深刻的负面经历有关,甚至可能跟自己长久以来养成的一种信念的认知有关,那要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去慢慢化解。

最后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找他人疏导。

寻求他人疏导的时候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就是这个人必须是值得信赖的,可以让你放心地去抒发个人情绪而不用担心后果。

第一、第二个步骤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认知、觉察和管控。那么第三、四个步骤,就是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处理。

这第三步就是情绪感知,就是你能不能感受到他人的需求、欲望和情绪。
第四步是情绪处理,只有准确地感知到对方的情绪,才能正确地应对和处理。

一个人的动作和他外露的情绪未必就是他内在真实的感受。比如你和朋友吵架,他突然不说话了,你说他的情绪是委屈、压抑、伤心、愤怒,还是憎恨呢?正确感知他人的真实感受的能力,就是共情能力,而共情是不是成功,这个成功的判断是由对方定义的。

因为只有对方感知到你理解他了,你懂他了,你才算是共情成功。

以上这四个步骤,情绪察觉、情绪调控、情绪感知和情绪处理,都是让我们主动地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产生有意识的觉知和应对,避免在不知不觉中被惯性的情绪经验所控制,让我们在非理性的情况下做出可能自己也不理解的行为。

2.破圈法则二:摆脱你的记忆体

所谓的记忆体,也就是惯性的经验模式。我们过往的经历会影响我们对现在的判断,我们甚至会改变事物原本的因果关系,加以扭曲,以适应目前新的现状,导致我们采取错误的方式行动。

书里有个例子,一个女孩,特别擅长用意志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从小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她需要很努力,才能赶得上别人的学习进度,所以她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发现因为自己足够努力、足够坚持,反而超越了周围一些更聪明的朋友。

所以,这个女孩错误地认为:我只要坚持就有好结果。无论是感情问题、工作问题、生活问题,她都只用这一个逻辑来解决,就是我要更努力,我要更坚持。

结果,她在工作上,也确实一直很顺利,能够解决她的问题,但却在感情上,一直非常不顺利。因为工作可以拼意志力,但感情不能拼,不是死缠烂打就能追到心仪的男生。

还有一位猎头,他在工作中对职位候选人的判断特别精准,他能帮助很多公司找到合适的人,也能帮助很多求职者找到心仪的工作。但他在生活中总是遇人不淑,经常上当受骗。

他就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在工作中能识人认人,认得很准,在生活中就不行了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用错了经验模式。

在职场中,猎头找人的第一优先级是看能力的匹配,你的能力是不是匹配这个职位的要求;而在生活中,如果你要与人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你的首要评判标准是信任度,而不是能力。能力好的人未必能够跟你配合得起来,未必能够成为你的好伴侣或是好朋友。

他忽略了不同场景的不同特点,把职场上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了生活中。这其实就是记忆体的一种体现,大脑回忆起之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后,自发地在一个新的场景里应用了同样的处理方式,没有去区分不同的应用场景。

那么要破除这种习惯性的经验主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作者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个建议就叫作扭转你的记忆体。

简单来说,记忆体是惯性经验模式。它操控我们的途径有两个:一种是应用自己过往的记忆和经验而得出结论,却没有检验是否适用于当下的特殊场景;这是我们刚才的例子当中很容易能够看出来的;另一种是通过对过往事件进行片面的解读,形成不准确的记忆,从而误导当下的决策。

那怎么来扭转记忆体,破除主观记忆带来的错误认知和经验主义呢?

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以人为镜”。

就是将其他人作为自己的镜子,照见自己的偏颇认知、回忆和惯性想法。

比如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我们的父辈还是沿袭着以前过分节俭的生活方式,剩菜剩饭舍不得丢。你三番五次跟他们说剩菜对身体不好,现在也没必要这么节俭,不差这俩钱,但他们还是会趁你不注意留着剩菜吃掉。这个行为就是来自他们的过往经历,吃饱穿暖才是最根本的,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行为。

碰上这种事,跟父母吵架是没用的,大家理解的基础就不一样,他有他的记忆体,我们有我们的记忆体。

这个时候可以给他们看关于吃剩菜剩饭有害健康的科普文章,去改变他的偏颇的记忆,可以用其他人吃剩菜吃出问题的案例来进行劝说,甚至可以算账,告诉他们,为了节俭吃剩菜,吃出毛病要到医院花更多的钱治疗划不来。可以用这些方式扭转记忆体,改变人的行为。

第二个方法是“自我梳理”。

简单地说就是复盘,从经历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反思或者最看重的几件事,不停地复盘和反思,哪些地方出了问题或还不完善、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等等。

每一个人都会很习惯地或者很容易地去找客观原因,但是作为一个职业运动员,想要拿冠军,是不可以找任何客观理由的,就得从自己的最主观的角度去剖析:自己当时到底在想什么?到底在做什么?是不是患得患失了?是不是想赢、怕输了?为什么这个球手软了?这个球为什么处理不好?一定是要非常直接地把问题暴露出来。

扭转记忆体,就是要对自己的惯常行为甚至本能,做主动干预,也就是要主动、有意识地根据当前环境和要解决的问题,去调用合适的能力应对,而不是被动地延续之前的成功经验,陷入路径依赖的局面。

3.破圈法则三:摆脱你的信念体

信念体,也就是惯性假设模式。我们往往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者大多数人的意见当成了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久而久之积累下来,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信念。

比如,我们从小到大就被灌输考试要得高分,要上好大学,这就是有出息。北京某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在朋友圈里说“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我因此放弃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题成为我唯一而且是最突出的优势,并且相信这是唯一的正途”。

他已经将“做题”视为人生信念,而当他发现社会远比做题复杂,而且没有标准答案时,这种信念就导致他的内心崩塌。

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在的影响,但这里有一个区别,就是你是在无意识地受到影响,还是有意识地选择这种影响?

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大龄剩女”这个概念,作者自己之前也无意识地受到影响,认为自己是大龄剩女,而且直接接纳了这个观点和它所赋予的负面含义,导致了自卑等一系列情绪的出现。

那个时候,她并没有去透彻地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大龄剩女?我真的是大龄剩女吗?大龄剩女真的不好吗?这些问题可以挖到“大龄剩女”这个词汇背后隐含价值体系的判断标准,直到问完了上面这些问题之后,你才能说自己是有意识地选择了这种影响,还是无意识地选择这种影响,而且你才能清晰地知道它会带来的结果。

如果经过深思熟虑,自己决定要做一个“大龄剩女”,也就不被这个概念的负面含义所影响,因为这是自己的主动选择。

我怎么发现自己的信念体是什么呢?怎么意识到自己受什么信念的影响呢?如果它是信念,它已经是我的一部分了,我怎么能够从无知觉变成有知觉,怎么能够去意识到、发现到自己的信念体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给了一个简单的小练习,叫作“我是谁”。大家可以拿出一张白纸,写下20句关于“我是一个——”的句子来定义自己,比如“我是一个父亲”“我是一个咨询顾问”“我是一个钱币收藏者”“我是一个有逻辑的人”等等。

写完之后,我们就要去进行一下分析了,要注意这些句子的几种类别:

第一种,是不是有很多句子都是对某种角色的描述。

比如我是一个丈夫、我是一个老板、我是一个父亲,这些都是一种角色的描述。如果是这样,请仔细思考一下,这些角色对你来说有没有哪些比其他的更重要?对你来说的意义是什么?比如都是“我是一个丈夫”,对某些人而言意味着“我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牺牲家庭”;对另一些人可能是“我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要赚钱养家糊口,但家庭未必是第一位的,我只是要承担这样的责任,我要履行这样的义务”。这两种意义的差别,背后体现的是你对不同社会认同的认可程度。

第二种,是否有很多句子是描述自己特别好的特质或正面的想法。

比如“我是一个事业成功的人” “我是一个开心快乐的人”“我是一个能帮助其他人的人”……深挖下去,这是不是代表你看待事物的心态比较乐观,还是代表你不愿意面对事业上的不足?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是好的,而如果你对自己的大量的评价都是好的、正面的,那反过来是不是代表,其实你有意识地去忽略了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足,或者是自己所处状态中的一些不太好的方面?

第三种,是反过来,看一看是否有很多句子描述的是比较负面或悲观的看法。

那是不是意味着你平时更倾向于看到不好的那一面?容易忽略自己和别人身上的良好特质?对自己的优点是不是有过于保守的评估?

最后一种,你是不是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了。

有的人,写20个词,可能写前面4个、5个比较容易,写着写着就发现没词了,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了。

如果是的话,那可能意味着你平时并没有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者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深入思考,也可能是你并不想轻易地定义自己。

总之,击穿信念体的惯常假设模式,就是要对我们自己进行剖析和审视,不要让过去的标签困住当下的自己,也不要从他人的目光中寻找认同感,而是要学会自我认同。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着,我们都应该做自己。

总结一下,情绪体、记忆体和信念体这“认知限制三兄弟”会相互作用,当引发激烈情绪的事件发生时,情绪体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从片面的角度解读这件事,从而形成错误的记忆存入大脑,导致记忆体的形成。

而一段又一段经历的片面解读所形成的各种记忆体,又会被抽象概括,形成信念体。在这“三兄弟”的相互作用下,我们就很难做到对自己极致的诚实,也就很难突破认知边界。

四、升级心智,终身成长

那除了我们刚才讲的三个原则,我们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打破认知限制,不断地实现认知境界的提升呢?我们最后还是回到这张认知境界突破的图。

作者给了三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对应着一个阶段的突破。认知境界的提升就是一步一步从无意识无能力走向无意识有能力,再发觉新的无意识无能力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对每一个阶段的提升,作者都给出了对应的方法,分别是深刻的体验、透彻的思考和持续的实践。

第一个步骤:深刻的体验

从无意识无能力达到有意识无能力的阶段,我们需要深刻地去体验,要对当下的状态有合理而准确的评估。
从自我认知的角度,就是要知道我们当下的认知是什么样的,发掘出认知局限、盲点和误区。具体的方法有三个:

第一个做法是不逃避地体验逆境。

一个人的至暗时刻是非常重要的深刻体验,如果抓住这些时刻进行深度分析,我们通常能发掘出在某一个特定方面,我们可能存在自我认知的问题,从对这个问题的无意识状态,变成有意识的状态,这就是认知上的一个突破。

从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无论做什么,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一定要先把基础的、必需的那些事先做到,然后再做锦上添花的事。这个认知上的突破一直让人受益到今天。

第二个做法是不麻木地对待日常。

不麻木是指你在做日常这些简单的、重复的事的时候,要带着感受去做。很多人对日常事情的态度,尤其是那些重复的、看起来很简单的小事的态度,就是不思考、不专注、得过且过,完成了就好。

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不愿意把精力放在这些事上,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谓重要的事上。但这样很有可能让我们忽略了小事当中存在的变化,也就失去了挖掘无意识的机会。

比如我们都在电视上见过乒乓球国家队的训练场景,教练拿着一脸盆乒乓球放在旁边,一个接一个发给运动员,练习接发球。运动员从小到大,每天都被这么训练,无数次地接发球,早就变成本能的一部分了。

但如果运动员只是麻木地击挡每一个来球,打回去就行了,那就不会有进步。就是这样的简单重复动作,运动员被要求去把每一次接发球当作第一次去面对,要不停地琢磨这球的旋转方向、落点位置、打击力度,应该如何回应,挡回去还是拉起来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动作去不停地发掘新的可能性,尝试新的应对方式,硬是能把原本无意识就能完成的事情用有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才有可能找到认知突破的机会。

第三个做法是有意识地添加不适。

就是要让自己从舒适圈里走出来,尝试新东西,或者用新的方式处理老问题,寻找对无意识无能力的突破。

作者有一位朋友,有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就是当他发现有人不喜欢他时,他就会刻意去找这个人聊天,深入了解这人不喜欢他的原因。这确实是个挺与众不同的习惯,咱们一般是不喜欢的人就不打交道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你不喜欢谁,那个人一定知道。太明显了,连表情管理都没有。但作者这位朋友反过来,谁不喜欢我,我就找谁聊,要搞清楚原因,这些原因就会成为他自我进步的动力和方向。这就是没事找事,有意识地给自己添加不适,不过估计对方可能也有点不适。

这三个做法虽然各不相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想办法让自己能更深刻地体验不同的经历,只有经历足够丰富,且带着意识去体验,才有机会突破无意识的认知,从无意识无能力的境界突破到有意识无能力的境界。

到了有意识无能力,怎么进入到下一个境界,有意识有能力呢?

有人会说,这不难啊,有意识无能力到有意识有能力,不就是培养能力吗?对也不对。对的方面是,这确实是培养能力,不对的地方是,这对于自己而言是新发现的领域,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盲区和不足。

第二个步骤,透彻地思考

培养能力之前要先通过透彻地思考,发掘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培养能力。

作者介绍了两种和认知破圈相关的思考方法:追问法和切分法。

所谓追问法,就是揪着一件事情不停地去问为什么。

曾经有一个人来向作者咨询留学事宜。他当时在一个传统行业里做得很不错,这个行业并不需要他有什么高学历,也不需要留学生背景。

但他说,他希望自己在这两三年抓住行业中的一个机遇赚一笔钱,然后出国留学。作者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国留学?”他说:“我想增长见识。”

作者问:“你想增长哪方面的见识?”他愣住了,然后说:“因为我现在的很多朋友都是海归,我希望能跟他们有同样的文化背景。”

作者就问:“你觉得现在那些朋友排斥你吗?”他说:“没有。”“既然不排斥你,那为什么你需要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文化背景呢?”他又愣住了,然后说:“我觉得出国就应该有好处吧。”

作者说:“你要考虑到出国是有机会成本的,这是要花费很大一笔钱,还要耗费很多精力去做各种各样的准备,还有你真正到了国外后所花的时间。所以,你出国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他一直回答不上来,最后不得不承认,其实他在面对朋友们的时候内心有些自卑。而他把消除自卑感的解决方式寄托在出国获取一个文凭上。

在这一连串追问之下,他才愿意直面自己真实的问题,去寻找解决自卑感的真实方法,而不是重复过去的模式:把消除自卑感的方法依托在外部的一些经历或者外部的认可之上。

根据一个人的思考习惯,我们可以把人分为两种:一种叫作 “无反思意识者”,一种叫作“有反思意识者”。

追问法就是一种能够有效帮助一个无反思意识者变成有反思意识者的方法。

无反思意识的人不会对自己的结论或者行为做进一步的检验,要么不去思考结论的合理性,要么忽略了其他方面。

就像这个人一样,他其实不会去透彻地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出国。这其实也是一种思考上的麻木,这种麻木会阻碍一个人对自我的挖掘和认知的提升。

有反思意识的人会对自己的结论和思考过程不停地提出怀疑,对思考和结果的合理性、逻辑性和缜密性等方面进行检验。

他不但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检验,他还对别人的思考、别人给的这些方法、结论进行检验。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批判性思维。

不是有一个什么方式,或者一个方法、一个说法你就直接拿过来,认为它就是合理的,而是要不停地去质问为什么,在现在的这个场景下,它到底对不对,我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么做到底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种方法是切分法,就是把一种信念、观点或情绪里不同的元素切割开来,然后一个一个分别解决。

比如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别人不接纳我怎么办”,首先要定义一下这个不接纳,是自己对自己的不接纳,还是他人对自己的不接纳。

我们来分析他人对自己的不接纳。接下来就是对“他人”这个概念进行切分,他人可分为我认识的和我不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接不接纳无所谓,所以重要的是我认识的那些人。

我认识的人,包括我在意的和我不在意的,我不在意的人不接纳也无所谓,所以重要的是我在意的那些人。我在意的人有一部分接纳我,有一部分不接纳,而那部分不接纳的,可能是对我的行为有误解或缺乏充足的沟通和了解,那么唯一要解决的就是经过充分沟通仍然不接纳我,但我又比较在意的那些人。

切分到这个程度,其实问题已经很聚焦了,而且可能符合条件的没几个人。

最后看解决方案,对于别人的不接纳,理论上的解决方案就是: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别人,要么找其他接纳你的人代替,要么不在意这人接纳不接纳。每种解决方法的效果不同,有效期也不同,根据需要去对号入座就行了。这个方法有点像结构化分解问题的方法。

追问法也好,切分法也好,目的都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无能力变成有能力的这个问题,找到其产生根源,深度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确定合适的策略,然后去实施和锻炼,让自己具备相应的能力,实现有意识无能力到有意识有能力的提升。

我们前面提到过,具备能力不意味着对能力的应用已经得心应手了,你还要通过持续的实践才能从有意识有能力提升到无意识有能力,这就是能力内化的过程,只有内化的能力才能称作认知。

第三个步骤,持续的实践

持续的实践方法,是在实践中遵循精进五要素:一是要有清晰的目标;二是要用已经被验证的提升方法论;三是要有超出当下能力范围的练习;四是全力投入;五是及时地反馈。

很多人会把努力和精进混淆。努力是指尽力去做某一件事情,如果你看一下上面列出的五个要素,你会发现,努力只囊括了里面的第三点和第四点。

而精进的结果是你比之前做得更快、更好、更深、更专业,盲目的努力其实不一定会带来这样的结果。

比如记单词,我通过死记硬背,30分钟可以记下6个单词;但如果我要精进,我可能会花30分钟去研究一下什么是科学记忆法,然后花10分钟记下这6个单词,并且在后续任何需要记单词时都能比之前快。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效能比的问题。你可以很努力,但是缺乏我们刚才讲的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获得精进。

郑钦文在2023年有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道:“我在网球场上就是很果断,和网球相关的,我很明确到底要做什么,我就会很坚定自己的想法。包括跟教练的沟通,我也是非常坚持表达自己的意见。”

同时她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目前有很多不足,郑钦文提到了很多,例如接发球、一发成功率、速度、角度、心态、细节,也说了自己在相持上需要变得更耐心。

她说,“这需要一点一点地进步,每一场比赛都是不一样的,但我有信心去做好这一切,我觉得我完全有机会可以冲击她们。”果不其然,在这次的奥运赛场上,她打败了所有的对手。

当我们通过持续地实践,不停地精进,达到了无意识有能力的境界,将能力内化为认知的一部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停止了呢?并不是。

我们刚才很多次重复,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从无意识无能力,到无意识有能力的认知境界升级,是把我们认知的这个圈向外扩充了一层,但要不断地破圈才能实现终身成长。

所以认知的突破是无止境的,它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有终点的过程。

在不同的阶段,我们需要突破的认知的圈也不一样。比如马龙是一个掌握了不断突破认知境界能力的人,虽然早年经历过很多失败,但他总能通过透彻地思考找出问题,通过持续地实践把能力内化,实现认知突破。他还能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发掘未知的未知,不让情绪体、记忆体和信念体束缚自己。

像马龙这样掌握了认知突破能力的人,能打败他的只有时间,只有当他虽然有意识,但由于生理的极限,即便通过持续的实践也无法内化,形成能力的时候,才是他停下来的时候。能打败他的只有时间,没有别人。

五、总结

人们只有不断地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认识到自己知识与技能水平存在的不足,才有可能通过改善不断进步。

阻碍我们诚实地面对自我,实现认知突破的障碍,是我们的情绪体(习惯性的情绪模式)、记忆体(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和信念体(习惯性的假设模式)这“三兄弟”。

有三个步骤,也就是深刻地体验、透彻地思考和持续地实践,能够帮助我们去除这些障碍,让原本的认知从无意识无能力一步一步提升到有意识无能力、有意识有能力和无意识有能力的内化境界,形成新的认知,实现认知的破圈和持续成长。

这一整套方法论,其实可以用《道德经》8个字概括,就是“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认知境界的升级,每一次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都是自知者明的过程,而每一次从无能力到有能力的转变,都是自胜者强的过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在认知破圈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对别人的了解只能说明你是个聪明人,只有对自己极度诚实,对自己的状态有正确的认知,那才称得上明白人。

而在能力培养的时候,参照的目标并不是外界,胜过别人只能证明你更有力量,只有不断胜过自己,你才是真正的强者。就像奥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强”,冠军要挑战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极限;而能够不断突破自己极限的人,一定能成为冠军。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不断突破认知局限,实现终身成长,成为自己的冠军。

随笔/恒之馨(整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