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自律最大的敌人

2019-02-24  本文已影响5人  Vcanary
pricinple.jpeg

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每日甩手三百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过了一年后当他再问起的时候,只有一个学生做到了,他就是伯拉图。

我小时候读到这个故事一激动之下,我也准备坚持甩手试试,现在回想起来不记得自己甩了几天,有可能就一天,还不到三百下。

后来我经常看到类似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为了锻炼亦或证明自己的毅力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有些人甚至能养成习惯。于是我想,既然是要养成一个长时间的习惯,为何不挑一个很好的习惯呢?

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我噩梦的开始。

从此之后的很多次,我总是不断的遇到更好的习惯,从而废弃掉已有的习惯,有一天我终于累了,便不在意这些事情了。我就是野生的我,原生的我,让什么后天养成的好习惯见鬼去吧。

这是一个典型的矫情的追求完美最后一无所获的故事,人们经常用追求完美选择困难症来粉饰自己的错误——我们尽可能地不去承认自己的无能。

对自律赋予相悖的期望

过年的时候和一个成功人士聊天,羡慕他真是有毅力,生活如此自律。他摇头道,“我不过是这样生活很舒服,我最大的目标就是我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跟毅力自律没什么关系。”

我回忆起从小到大遇见的那些活的很体面、值得敬佩的人们,他们多多少少非常有主见,从不盲从被鸡汤文所左右,总是在辩证后选取自己擅长的、舒适的事情去做。

很多人把自律当作成功的一种途径,赋予自律极大的目的性,包括我在读到很多自律的鸡汤文时也是如此,我也曾坚持多次为了给自己练成一种自律的好习惯。

但是自律仅仅是你自己选择的一种平和的生活方式,与获取世俗的成功并没有多少联系——这只是一种修行,在这种平和的境界中也许有助于让人保持清醒的状态,能对自己和世界有更深入的认知,从而有助于成功,但这是带来的副产品。就像很久之前的一个名句说的那样,“呼吸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呼吸”。

自律追求的是一种平和愉快

极致的情绪很难持久,对人的损伤也很大。从年少开始,我们追求各种极致的刺激,我们控制不了自己,很多人一有机会就会沉溺于游戏、性爱、暴食之中,但每一次纵欲之后,身心都会很疲劳。

而在多年与多次之后,我们开始厌倦这些快感之后的疲劳。我们开始乐于某种平和的生活方式,这便是自律的条件成熟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放下屠刀”成就的佛才是真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