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

我的行动,不是我的意念的直接结果;我的行动,是筛选后剩下的意念的

2019-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随意de徘徊

最近在看一本叫《云球》的科幻小说,里面提到一个SSI的概念,即Sensory System Intervention,感官介入系统。

这个概念很有趣,它是对视觉、听觉和触觉的传入信号进行修改,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植入大脑的AR系统,可以使大脑产生实际中并不存在的感觉。此外,还可通过一些手势来操控系统,比如拇指和无名指互掐一下,就是在发起接听电话的操作。

所以呢,我的程序员体质又让我浮想联翩。文中介绍的孟博士,他的实验方向是尝试解读脑电波信号,在我看来这就好比现在互联网公司里的机器学习部门,在采样大量信号以后,构建特征集合,然后找到规律,发现“脑控物”的关键路径。

但是,在攻克这一难关遇到瓶颈时,是不是可以采用我提到的那本小说里的方法,尝试进行信号拦截,比如特定肢体动作代表不同的操作?譬如我的两只手,大拇指作为触发器,其他8个指头作为按键,那么我就能同时操控八个方向(上、右、下、左、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机械动作。

也就是说,在完全做到随心所欲的“脑控物”之前,是否尝试将肢体自身的动作转化为操控目的物体的电信号,如果能做到这点,那我认为也是一种非常大的飞跃。

此外,我对于文中的技术应用还有一点小小的不安。

人的思想是不受控制的,你的大脑可以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比如:有时候我开车时会幻想我是不是该强行并线,是不是能侥幸插进旁边的车队。但如果我的这种尝试想法,真的被人机交互工具解读为我的最终操作,那么说不定就会产生交通事故。

所以,从“念起”到“实施”之间,需要一个确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肌肉的伸缩,就是最终我确认需要转动臂膀、打方向盘的那个动作。这个确认的动作如此必要,因为他是遏制不切实际幻想的枷锁。

如果某一天,真的有那么一个可以按照我的脑电波就能操作一切的头盔,那我还真要考虑考虑是不是要带上,因为我喜欢瞎想,而那些瞎想的东西,并不是我一定要付诸实施的东西。

因为,我的行动,不是我的意念的直接结果;我的行动,是筛选后剩下的意念的表达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