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读书笔记

2019-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Aaron韬

首先,关于怎样做个读书人?

我国最畅销的图书类型是教学参考书和考试辅导书,他们不算作者意义上认为的书,其次是小说,它们算作书,但是不太值得深度研究阅读的技术,真正的读书研究是指:读那些看完之后能够加深自己对于某一领域的理解,能够得到一种智慧提升的非小说的书。这种书有三个基本事实:

1、  大多数人并不热爱读这种书

2、  华尔街日报使用了一个KINDLE电子书的统计:大多数读者《时间简史》只读了6.6%,读《思考,快于慢》只读到了6.8%,爱买书的人并不一定真爱读书,而是收藏书

3、  即使已经看完 ,其中大多数人也有没有看懂。

我觉得自己就是这种人,《万万没想到》这本书,我读了二分之一之后,就一直搁置,今天才拿起来一口气读完,之前推荐给大家的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有说过强力研读,其中三个重点:第一,不好玩,第二,用时少,第三,不追求快。所以我给自己定下来目标,选择对于某一领域能够加深理解的书,能够读完之后,通晓全书的脉络,并且叙述出来,再找到其中的亮点,以读纸质书来放慢阅读速度,最后联系自己的实践来萃取知识晶体。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之前分享过的反常识思维,是让自己对于之前坚定,或者潜意识里面的行为,产生一些反思,第二章是成功学的解药,我们需要鼓励的并不是一味地延迟和延长学习时间,需要有方向,有套路,有针对性的联系,才能更加接近成功,第三章是霍金的答案,按照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用已知来推测未知。总结概括为,树立价值观,掌握学习流程,进行思维跃迁。

中间有一些亮点,比如

一、“回音室效应”,大数据研究发现,人们会倾向于点击那些本来就符合自己论调的新闻标题,也倾向于选择意见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下意识地让自己的观念越来越极端,比如节能减排,媒体上充斥着二氧化碳让地球温度升高,而《经济学人》一篇报道,尽管过去几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继续增加,但是地球的温度并没有升高,而且远低于科学模型的预测,但是因为政治党派的不同,同一党派的人更加倾向于坚持自己坚信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节能减排,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等一系列措施的争执。

(解决办法:主动刻意消费,吸收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不断吸收对我们观念肯定的信息)

二、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随机、误差、赌徒谬误、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小数定律

小数定律—只要数据足够少,我们总能发现一些规律,比如以前世界杯的巴西队主场优势,当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在2006年就被破解了。

(解决办法:人脑总是擅长理解规律,但是不擅长理解随机性,比如赌徒谬误,前面二十把全部都是买大,那下意识地认为,这一把买小总没有错,都是把随机事件认定成为了规律事件)

三、科学的标志

科学的标志,是对世界的运行给出一套纯机械的机制,风怎么吹,石头怎么落,并不是它有什么目的,背后有什么精神力量,而是物理定律决定了它会这么做。

(解决问题:自然科学在中国没有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传统认为天道是有目的的,认为困难是为了苦其心志,其实,自然没有目的,人类社会的很多现象往往都没有目的)很多阴谋论,加上了细节增加了合理性,但是缺减少了可能性,比如:明年广东会有一场大洪水 and 明年日本地震,会让广东发生一场大洪水,明显第一个论点比第二个论点可能性更高,但是因为加上了细节,人们会下意识认为第二个论点更加合理。(反常识思维)

四、这本书关于做好本份工作到底是动机更重要,还是能力更重要?

2017年,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做过一项研究,对大学生三十多个品质进行了统计,发现真正左右这些学生成绩品质的只有一个:自控。

真正有自控力的学生比高智商,高入学成绩更能取得好成绩

(解决办法:决策疲劳,冒险消耗决策力,意志力是一种通用资源,提高意志力的方法-常立志,做一些自己不习惯做的小事来提高意志力)

Tips:消耗对手的决策力,也可以让对手意志力降低,比如一开始让谈判对象选择无关紧要的附属产品,最后增加高附加、高价值的产品,让谈判对象松口的可能性更大。

五、外部刺激可以短期激励达成目标,内部动力(加学习方法)才是长久提高成绩。

认知科学家有一个观点,也是科学界的共识,先天因素远远大于后天因素,任何一种可以测量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甚至爱不爱打手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天生的。

作者认为,寻找适合自己的兴趣的环境,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这也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人生意义。

总得来说,作者用一种非常科学,可论证的方法,去阐述了一个非常世俗的观点,成功来自于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套路学习,需要赢在起跑线的坚持(学习技能)。成功需要人本身具有自控力,能够不断提高意志力,并且挖掘自己内部驱动,去不断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业当中。(内部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