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生家庭祸害论的思考

2018-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千年清欢

思考一个咨询策略问题。

当咨询师觉察出来访者因为过往的成长经历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师要不要将其问题往原生家庭或者父母身上去引导?

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来访者,会采取怎样的咨询策略?

其实,这取决于来访者自我防御的性质。

第一种情况,当咨询师觉察出来访者过往成长经历对其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而来访者此时已将大部分的攻击指向了自我,出现了抑郁、自我否定等症状,咨询师需要先将来访者的攻击转向外部,重建来访者的自我防御,以防止过分自我攻击导致的来访者的自我毁灭。

而将攻击指向来访者的家庭、父母,通常是最常用也最容易被来访者接受的策略。

所以此时父母或家庭,承载的是重建来访者自我防御的重担。

待来访者的自我防御重建后,心理咨询师再针对其自我防御开展工作,相对来说是比较恰当的操作。

第二种情况,如果来访者的自我防御已然十分牢固,已将所有的攻击指向了家庭、父母,并存在偏激、固执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咨询师如果继续将攻击引向其父母或家庭,通常并不能缓解其仇恨,反而会进一步加固其防御。

此时咨询师,需要做的是要打破其防御,以引发来访者的自我觉醒。

所以,是不是原生家庭的祸,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帮助来访者恢复内在的平衡和心理的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