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懂得·审美8
审美与创造,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当今新课改与新考改的背景下,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这是一个需要花一番气力去探索和实践的论题,仅以一道高考题例来演示,目的就是让志同道合者明白: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循序渐进。
读诗:懂得·审美8这篇谈论古诗鉴赏的文章,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仅以典型的例证法,全方位演示鉴赏一首古诗的过程,并从高考的角度加以分析评价,最后将结果呈现在此,希望对诸位同仁和进入高中学段的莘莘学子,能有所助益。
试题解读,答案详解
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的命题,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对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呼应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基础性考查,有效呈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成果,展现了教与考的有效衔接、学与用的有机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相融相生。
《寄江州白司马》的寄赠对象,是考生极为熟悉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考生对课文《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印象深刻,能够联系到白居易被贬江州作司马的时期和阶段,试题选项提到“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就可以引发考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与迁移,并作出正确判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答案 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同时考查了考生对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的能力。B项,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①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运用了典故和问句的方式。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象征暗示佛教高僧追求的淡泊遁世,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被贬江州,受到打击,而出入佛寺,追求遁入空门的思想情感变化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②尾联中“莫谩拘牵雨花社”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青云依旧”则告诫友人,要志在青云,胸怀壮志,在逆境之中,依然相信自己可以青云直上,直接表出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 “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