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用写作来调心》的看法
午餐之间,简友发来一篇《用写作来调心》读后感,让我为她点评。
通篇看过这是一篇美国作家纳塔莉的文章,专谈写作与调心的关系。
阿泓说她喜欢厨艺美食,亲自烹制,最后还要把它制作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如真是这样,她的作品该是一篇非常实用的说明文。
作者谈到放空心念,专注思绪和笔尖,这我赞同。
作者介绍,作品共有68个小节点,64个小故事,其中包含纳塔莉有关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读者认为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林语堂先生曾说:“文无定法,有定法则不可以从文。”由此可见,法是因人而异,法为其次。
写作问题的关键,首先要解决这什么的问题。缺少中心思想的表达,即便是再好的技巧和方法也会无济于事。
只求法度,玄幻唯美的表达,这些非常类似那种光靠空泛美物美词人工堆砌起来的那些几无灵魂所谓“美文”的基本特征。
由此我想到了今天简友另一篇《生活里的素材需要我们要多看,多听,多记。》的文章,唯独就少了多想🤔,又有言:“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看得在多,记得再多,不去思想,也是枉然。
本书开篇就写道:写作和坐禅一样都要面对难以驯服的心。自由书写就是展现心灵的历程。她强调持续的练习,不等待灵感,不问结果,只重视过程的态度,让写作的笔带自己进入“写”的未知。向未知领域探索,正是创造的精神。
这种说法,我只能赞同一半。因为这个问题要根据作者对于文章的个人禀赋与文化积累的不同分开来说。
曹植七步成诗,史书上也未见其有过坐禅入定和修行。庙里的和尚方丈修行得再好,也未必就成为一代文豪。
如果一个人有极其强烈的文字表达欲望,且平时文化的积累又足够深厚,那么一旦触景生情,自然就会情思交感,意象涌流,情发于中,思驱于笔,穿梭织锦,自然天成。
对于不待灵感的说法,不问结果,只重视过程的说法,我表示反对。弓如满月,却不知道目标何在?和射向哪里?那我就要问:“不知道中心的表达,你写什么?就那么流水账口水文的乱写吗?”
作者段末又写到:“让写作的笔带自己进入“写”的未知。向未知领域探索,正是创造的精神。”
对此,我只知道,文学表达是用已现有的物境和已有的知识为素材来创造新的认知见解和思想的一个过程。
如果真的如作者所说,让一个几无积累的人两眼一模黑地走向进未知。我真的不知他能创造和成就些什么?
对于灵感,我只信无感不写,灵动则动,乘势构思,出而有获。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相反,每天非要重复强调先驱心魔,才能入定写作。此情此景,长此以往,我只能说,此生,写作与你,并不适合。
纳塔莉说:“写作只要一点点成本。一枝笔,一个笔记本,或随手携带的手机。更重要的是不会打扰到任何人,”这成本确实低。
从物质上我表示赞同,后一点,完全认可。但从读书、立意、构思、到写修改作成篇,其实这先期的知识准备的成本并不低,而且还可以说非常巨大。这是一切没有思考的口水文章和美文所难以企及的。
纳塔莉还说:“我们生活过的片刻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成为能接受事物本色的写作者,要能喜爱细节,带着“是”跨步向前,好让这世界不再有“否”。是啊!如果多说“是”少说“否”这个世界又多很多炫丽的色采。
我只能说纳塔莉是个空想主义者,她的“是否之说”,她的这种对世界的期许,完全不符合我们这个真实世界的哲学结构。
最后读者一口气读完了娜塔莉的这篇文章,便紧跟着提到了动手。
对于这个我的意见是,意在笔先,文章在动笔之前,先要动脑才对。
最后,我想说,即便是面对经典,作为我们也要在阅读和品味当中学会“审问致知”这四个字。既不能囫囵吞枣,照单全收。也不能刻舟求剑,削足适屦,束缚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