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为什么不能原谅?
2023年11月7日星期二 晴
今天宝儿发来短信:“妈妈,我就晚到5分钟,这么小的事情,他为什么不能包容我原谅我呢?”
“不给请求别人原谅和包容的机会就可以了!”我接着解释道,“爱宝。请你记住,咱们不去要求别人如何。因为要求别人的时候,咱们就给事情如何发展做好了预设,于是充满期待。如果结果与我们期望的不一致,我们会失望难过。然而,别人如何做,我们作不了别人的主。”
然后,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展示一些人际交往的情景,希望宝儿能够从这些实际事情中有所启发。
日常工作链条很长,都有对应的完成时间节点,作为工作链上的工作人员,只能尽量提前而不是拖延。因为如果从第一个人开始就卡着最后的时间节点完成作业,那么后续遇到问题再反馈就会延迟,这种延迟谁来负责呢?很难界定责任人。所以,为了工作上下关联好工作,能够提前做的工作尽量提前,该督促的尽早督促,让别人有充足的时间开展他们的工作。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与自己合作的人们的负责。记住,做任何事情,给出提前量。好吗?
再比如,我与朋友约定好某个地点见面。我一定会提前做好安排,争取早到五分钟到十分钟。万一我有特殊事情不能如期到,我一定会提前打电话,诚恳致歉并陈述原因。一般而言是可以获得对方的理解。那么,双方可以另行约定新的时间地点。记住,快速沟通的方式是大大方方打电话,而不是短信。短信沟通效率太低,不适合解决紧急事情。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至于,什么时候一个人行动,什么时候与别人一起行动,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比如日常中午吃工作餐,像我这种比较忙碌且时间不固定的人,从来都是一个人一条队伍。我无法与任何人一起吃饭,因为不是我等别人就是别人等我,彼此都会感觉不自在。偶尔,我不着急,愿意等别人,我可以主动去找某个人一起吃饭,我绝对不会催那个人。我要让对方充分放松,按照自己的工作和吃饭节奏就好。正如别人主动过来等我吃饭一样,他们也不会着急催我。甚至因为工作加班来不及在单位吃工作餐,出去吃饭也是可以的,也绝对不会催促彼此。难得一起吃饭,开心为上策,不要为难别人也不为难自己。
与别人吃饭或者与别人一起做事情,这是自己的选择,出现意外也是在所难免的,唯有坦然接受才是王道。如果你忍受不了与别人一起行动的过程中等待和意外,那就不要一起做事情好了,以免因为等待而滋生其他不愉快,这不仅会消耗彼此的耐心,也可能会伤了彼此的感情。
再比如,我要加班,别人要来接我。我一般都是说,等我加班完毕再打电话,并且我会预估时间,而不是让别人不知道要等多久中等待。人类有个特点,希望一切都在掌控中,如果不是,人们会不安和焦虑。
一切不需要预设,我们只需要努力从解决问题出发就好。至于别人为什么不能包容或者原谅我们,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无需去问,也不因此对别人心生埋怨。同时,尽量不给他们制造类似的机会让他们抓着我的小尾巴。
看到了吗?好好地生活,不光是不要太情绪化耗费精力,还得有智慧——内观自我,动脑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