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具体的“人”

2023-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寶天天践

有的父母听到孩子对物质的需求后,自己觉得太贵,买不起,就开始给孩子讲道理:“人不要追求名牌,不要虚荣”;或者说:“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从来都舍不得买这么贵的鞋,你要懂事”。

这些指责、抱怨和说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需求是不对的,自己不懂事,进而产生内疚感和羞耻感,这种感受会让孩子长大后即使有钱也不再敢满足自己,不敢享受好的东西,总觉得自己不配、不应该拥有,更不敢和别人提出自己的需求。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童年的时候很苦,现在有钱了,就什么都满足孩子,无论孩子要什么,都咬着牙给孩子买,自己再累也完全满足孩子的要求,不会直接拒绝孩子,把自己搞得很辛苦。这样的父母感受不到自己的需求,也不尊重自己的需求,过度使用自己。一旦自己的能力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就开始自我攻击,或者开始评判、抱怨孩子的需求。

这样养大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两种发展倾向,一种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贪婪、自私、无节制,没有规则意识,比如前阵子新闻中出现的强行霸占别人座位的“高铁霸座者”。另一种就是所谓的“老好人”,在外面隐忍、克制自己,一味讨好别人,从来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不敢争取自己的利益,回到家里,把和其他人相处时压抑的负面情绪释放给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孩子。

父母有能力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的需求,无条件满足自己的需求,是父母有能力对孩子做到无条件满足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很容易陷入虚假满足和有条件满足的误区中。

再次,孩子被拒绝后可能会有情绪,要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人的需求不可能全部满足是正常的,需求满足不了以后,会有失落、失望等情绪也是正常的。所以,拒绝孩子后,要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就是不指责、不抱怨、不害怕孩子的情绪,有的父母拒绝孩子后,看到孩子不高兴,会指责孩子,“明明是你的要求不合理,你还生气”,这就是不允许孩子有情绪。

如果自己接不住孩子的情绪,看见孩子不高兴,自己也会不舒服,那就走开,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情绪。比如:他会和自己的小狗说会儿话,可能会自己发会儿呆,打一局游戏,或者和自己的好朋友吐吐槽,这都是孩子自己发泄情绪的方式,父母不要干预。

如果父母接得住孩子的情绪,那就陪伴孩子度过他的情绪期,听孩子表达一下自己对那个东西的喜爱和向往,表达一下自己的失望,用自己曾经失望的经历回应一下孩子,我们可以说,“妈妈知道买不了那双鞋你挺失望的,那双鞋真的挺好的,你穿上确实很好看,妈妈抱一下宝贝”。孩子的失望被妈妈看见以后就会慢慢消失,并恢复到平静状态中。

被无条件满足的孩子,孩子的感受是:我是被父母看见的。即使全世界都不爱我,妈妈是爱我的;即使别人不尊重我,妈妈尊重我;即使全世界都不要我,妈妈要我,妈妈爱我,只是因为,我是妈妈的孩子。

看见“人”,是真正的爱。父母无条件的满足,饱含深情的看见,就像是灿烂的阳光照进了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内在的安全感、自信心、自尊的小芽茁壮成长,一个孩子从小被满足得越好,长大后延迟满足能力越强,他耐受挫折、困难和挑战的力量越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韧性和毅力。

被有条件满足和虚假满足的孩子,孩子的感受是:父母爱的是我的成绩,爱的是我的优秀,我只是实现父母期望的工具,他们爱的不是我这个人。只看见孩子的“功能和价值”,是虚假的爱,虚假的爱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心、没有自尊。

一个人只是一个具有功能价值的“角色和工具”,还是一个真正有自我的人,取决于孩子这个“人”是否被养育者饱含深情地、真正地看见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