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

2018-10-25  本文已影响35人  二月兰的青青牧场

连续两天超负荷运转,忙得陀螺似的,今天有点头晕。

24日速记——

昨到校,早读及大课间时间,处理完回家作业,码了自己的小古文教学,共1845个字,挺神速。

第一节语文课,教学练习四,学习俗语,积累有关戏曲的成语,检测效果不错。学习自觉的孩子越来越多,尤其是背诵,已经不需要督促,只剩屈指可数的几只蜗牛会拖拉。

第二三节课批阅小作文“()的启示”。批改时,手脚极其麻利,注意力极其专注,终于控制在两节课完成任务。这是有史以来,我批阅小作文最快的一次。我的批改细致,也是常遭同事嫌弃的。取经,才明白他们是那样批的,怪不得神速。除四个学生,依然没有丁点脉络,其他孩子完成得相当漂亮,这是一次成功的评讲后的再指导。这次指导背后有故事,这是后话。付出有回报,辛苦也值得。

下午第一节课,听综合研究教研课;第二节课完成活动后各类表格若干。第三节课,辅导订正练习4作业,完成第四单元练习卷。预先告知必须在校完成,似乎是逼迫着,至三点,所有孩子才当堂完成,比较有质量,稍安慰。

第四节课,语文教研活动。做课老师提供的教学现场是《在大海中永生》。不知道如何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师对教材根本不了解,感情没有投入,情绪在游离,邓小平这个总设计师倡导改革开放画了一个圈的竟然是上海。什么时候十里洋场,成了改革的先行者?教研组内ld数个,竟也没有一个指出这样的知识性错误,匪夷所思。这如何能够成就师生的成长?

另,学习单的使用是否适合所有学科?是否适合语文学科的所有体裁?是否适合任何一个课时?静默的课堂,沉寂的师生,听不到朗朗的书声,也看不到学生自己积极参与的身影。一节课收获有几许?恐怕只有天知道。

教研活动结束,办公室主任又集中开了个短会,布置周五的健康督查工作细节。回家,已近五点。

25日速记——

今天早读。来到教室,只听书声琅琅。默写13课的词语,交换保管作业本。评讲第四单元的练习卷,重点指导仿写句子时要看懂例子,有的孩子还是无法判断比喻和拟人,指导圈画关键词;阅读短文,“找文中的词句”理解词语,审题不清,变成了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指导找到句子,联系具体的语境理解;概括大意要把话说完整,找到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而王勃事例的没概括好,究其原因是熟悉这个人物,知道他写《滕王阁序》的故事,于是此处插嘴的“少年气盛,一口答应”没有了。很多时候,他们不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而是靠着记忆去答题。于是,当库存有限,搜索不到时,他们就显得很浮躁,坐立不安,东张西望,芯尤其如此。概括主旨故事,也好些没有说清楚。静下心来,梳理清楚人物关系,一点都不难;理解前后照应的句子说的应该是相同的意思,那就是爸爸输了的句子,而非感慨的句子……昨天的高质量,换来今天评讲和订正的轻松。30分钟,默写并批改好词语,评讲完试卷,这是史无前例的。这些孩子能力不是最差,差的是习惯和态度。要不是给了足够的时间,盯着一个个完成,没完成偷偷塞上来的退回去再做,绝没有可能做得这么好。继续慢慢来呗。

第一节语文课,评讲回家作业的试卷。孩子们是制造错别字的高手,这个题型的练习正确率极差。修改病句,指导正确判断病因,予以修改。《安塞腰鼓》是本单元的一篇比较难理解的课文,颇花了些时间逐一进行再讲解。课外阅读,重点指导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下课铃响,评讲结束。很准时,高效。

第二、三节课,写了教学后记,整理干净了办公室。忙了整两节课,整理就是休息。

午饭后及写字课,订正小作文的错别字;检查试卷订正情况,再个别辅导订正。学生写钢笔字。

第一节课,批阅钢笔字;完成了作文互查及表格的填写。出了个意外,准备开门时,被推门进来的同事撞断了左手拇指的指甲。半个指甲撞飞了,余下的指甲两侧都断到了肉里,血渗出来,疼得眼泪溢出来,整个儿人不断原地打转。她歉意连连,关心我的手。手也疼,但没敢跟这个准妈妈说。

第二节课去监考。再度完善了办公室交流稿,下课立即打印,欣怡和玉静帮我继续监考,给没完成的延续几分钟,负责收好卷子。我的鼠标没电,借同事的,打印好,第三四节课的铃声响了,参加先进小家评比,交流了自己办公室故事,两节课所剩无几。回到办公室,打算批试卷,眼睛模糊到看不清字。只批了个选择题,判断句子所用修辞等,八个句子吴陶红全军覆没,也真是没谁了。

四点,集体备课。结束已经不早,回家路上,人整个晕乎乎的。每天在岗,弦绷得太紧了。

等汶儿下班及晚饭时间,看了部电影,幸福指数略有回升。喜欢这部影片,有话想说,容我先歇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