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看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天天向上

考上研究生以后,我越来越不快乐了

2017-11-16  本文已影响8087人  怀左同学

文/怀左同学

01

12月的考研在即,回想两年前的现在,我应该正穿着棉衣在楼道里背书。倒计时的每一天都很紧张,有期待,有害怕,有焦虑,但更多的,还是自我安慰。

“加油,考上以后,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这样的心理暗示;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什么都不考虑,像傻子一样往前冲。因为很多时候,想太多,反而什么也做不成。

经常有学弟学妹向我打听研究生的情况,没办法直接说好坏,那就来聊聊实际生活感受吧。

考上研究生以后,我越来越不快乐了。

也许,这就是实际现状。

02

我有一个学姐,她在考取了川大的文学研究生之后,经过考虑,选择了退学。当时我不懂她,觉得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放弃实在太可惜。

后来她进入了银行,我们聊天时,她说:“我是女生,等我研究生毕业年龄就大了,可塑性弱,机会少,就业压力会大很多。”

多少人曾以为考上研究生,就等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但事实是,读研后,还会有更大的就业压力。

又有多少人,在读研期间看着以前同学混得风生水起,而仍然身在校园的自己,压力倍增。

心里想变得更好,现实里,却是逆水行舟。

想象和现实,总有许多不同。学历越高,家人的期待越大,他们总以为高学历就是高收入,却不知道,高学历其实也意味着更窄的就业面。

本科出来是广阔天地,想闯就闯;硕士出来后走的是羊肠小道,顾虑重重。

记得以前在书上看过一段话。

“很多人觉得读研是深造,是上进,是找到更好工作的前提,是成才的途径。其实本科生和研究生就像两个不同的瓦窑里烧出来的瓦,后者因多了一道工序而成为少数特殊建筑的专用材料,至于两种瓦的前途谁更远大,谁都不能做一个统计学的判断。”

原来,大家只是两种不同的瓦。

明白了,考研不是时尚,更多的,应该是自己慎重考虑后的选择。

03

孤独,是研究生的常态,大家都不小了,抱团的时候少,单干的时候,越来越多。

二胖说她研一刚开学时特别烦躁:“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宿舍关系冷冷清清,好多课程和想象中不一样,当时我就想,我肯定是脑袋进水了才选择考研!”

本科时,舍友哄哄闹闹;读研后,一个人早出晚归。

做多少事还是其次,毕竟奋斗是应该的事情,但最让人难受的,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知道自己每天看文献、查资料,埋头搬砖有没有意义;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喜欢做学术;不清楚毕业后自己要找什么工作……

有的导师不管学生,有的导师太管学生,很多人都说,一个学校的精华在本科生,其次是博士生,最后才是研究生,不上不下。

今年六月,送别研三师哥,一个师兄在武汉就业了,工作并不是很乐观,他说:“经常陪老板喝酒,前几天刚去医院看了下,上司比我小好几岁,我还得叫人姐。”他说会经常回学校找我打球,但我们已经很久没聚了。

梦想中的文学研究生是读书创作,其乐融融,现在接触的,全是自己并不那么感兴趣的冷冰冰的文献和看不完的理论。

不读作品,只看理论的我们,与社会越来越脱节,毕业后,我将会学多少屠龙之术?

04

和朋友倾诉时,聊到了这些事情,他说:“你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天下永远都不会有免费的午餐。”

确实,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还在学校的我们,即使有再多其他想法,首先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硬性任务。

研一刚入学时,我也有找不到方向的迷茫感,我们年轻的肩膀,总会压太多未来的重担。我考虑三年后出来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考虑车房,考虑各种零零散散。

但想再多,只能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对未来,没有半点益处。

我只是个普通人,有太多的无能为力,所以留给我的,只剩下埋头苦干。

先确定自己的方向,不要三心二意——不是做学术的料,毕业就准备就业。有了目标,之后的动作就会清晰很多。

再规划三年生活:学理论确实可以让我看得更远,要好好学,但不能死学,同时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选择一个爱好,用三年时间做到最好,考虑后,我选择了写作。原因很简单,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写作是最好的社交货币,通过文字的传播,我可以认识更多人,推广自己,开阔眼界,增强人脉。

接下来是第三步,接触各类优秀的人,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一步还没有展开,我还在积累资源。明年吧!我打算开始陆续组织线下活动,期待认识更多优秀的小伙伴。

学校是一个需要我们进去学点东西,然后接着走出来的地方。

05

我是怀左,现在研二,距离毕业还有20个月,我不知道我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只能尽自己的心力,多做点事情。

年龄越来越大,每一个选择,都是人生的转折。

想法还有很多,但最简单的,只有一条。

不想辜负,也不敢辜负。

朋友,你是不是,也是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