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与敕勒人
已经记不起小时候是几年级学到的《敕勒歌》,不过孩子刚刚上了小学一年级,这首歌就已经出现在了她的课本里。
《敕勒歌》并没有记载作者,它的作者一栏都是写的北朝民歌。因此从前我一直以为这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在一条名为敕勒川的河边唱的歌,后来我才发现是我想错了,其实这是敕勒这个民族的人所唱的歌。
敕勒这个民族知道的人并不多,一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感确实不强,其二则是名字太多。在南北朝时期,南朝人称其为丁零,北朝人称呼其为高车,又因为对高车的读音有异,所以又分化出了敕勒,铁勒,狄历等种种称呼。
史书中一般认为他们是匈奴的后裔,《魏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某个匈奴单于的妻子生下了两个女儿,个个都美若天仙,甚至美到整个部族的人都觉得她们不是人间之物,乃是上天的女神。
单于觉得这样美丽的女儿在人间已经没有人能够配得上,只有天神才有资格与自己结亲。于是在北方的无人之地建了一座高台,将两个女儿放到台上,等待天神降临来迎娶二人。
结果这一等就是三年。三年后女儿的母亲想要把女儿接走,但是被固执的单于阻止。又过了一年,天神没有下凡,却有一只老狼来到台下,围着高台昼夜呼嚎不止,最后甚至干脆在台下挖了一个洞定居了下来。
这时单于的小女儿认为这狼就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于是准备下台与之结亲。大女儿惊讶地试图阻止却未能成功,最终小女儿与狼交合生下子嗣,后来繁衍壮大形成族群,就有了敕勒人。并且说他们总是喜欢像狼一样引吭高歌。
十六国时期,部分敕勒人南下,成为中原的丁零人,其中一个名叫翟辽的人还建立了一个政权魏,被后世称为翟魏。可惜翟魏在十六国当中昙花一现,其后丁零人也逐渐消失。
而《新唐书》中则记载:“ 回纥,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其部落曰袁纥、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霫,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碛北。”
也就是说,高车也就是敕勒人当中有一个部族名叫袁纥,这个部族到唐代就成了大唐的重要对手回纥。而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先民,即是说,当年在敕勒川下放声歌唱的敕勒人,也是如今喜欢歌舞的维吾尔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