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人文社科历史

是懦夫还是勇士,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备

2018-01-24  本文已影响29人  柳誉鸣

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的原话在历史上记载是不多的,三国志这本书本来就高度提炼,惜字如金,很少用大段的文字去记录人物的语言,刘备的话也是一样的,除了这一句,还有他托孤的时候的那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他说的话不多,但都成了经典,髀肉复生从此成了一个成语,形容安逸日久,能力废弛。但从这里犹可见刘备的非凡之处了,他叹息髀肉复生,正是因为时刻警惕着,对他的目标从未放弃。

他的目标是什么呢?真的是如他所说的那样,“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仅此而已吗?我想不是。刘备的志向,当然包括恢复统一,终结乱世,也可以形容成恢复大汉,毕竟他也姓刘,但在刘备的角度看,如果他真的得了天下,他会把汉献帝奉为皇帝甘心效忠呢?还是做曹操那样的角色呢?

历史没有假设。但无论如何,一个征战一生的将军,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一个坚忍自立的势力的统治者,不太像是一个纯粹的忠君者。更有可能的,应该是取而代之。当然,以刘备的身份,要比曹丕更加名正言顺,而汉朝的称呼以及他的统治也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去“两汉”的说法,得到“三汉”甚至“四汉”-历史是有惯性的,如果汉朝的统治持续到将近一千年,很可能我们会拥有像某一个蛮荒小岛上的“天皇”-幕府将军那样一个结构,刘家天子将成为一个象征民族凝聚,国家权威的符号。

刘备是懦夫还是勇士?历史上虽有“先主剑法”之类的传言,但是是到了宋朝才出现的,而三国时代的史料中,有关羽、张飞“皆万人敌”的记载,却没有刘备本人的记载,可见刘备的个人武艺至少是不突出的。但刘备并不缺少战争经验,他首先是一个老兵。包括开题那一句史料,“吾常身不离鞍”,可以管中窥豹,刘备自领一军,指挥战斗,身经百战也是客观的评价。当然战绩如何,大家也是知道的,虽然不能说惨淡,但四方转战,颠沛流离,也是事实。

这样看来,他不是懦夫,懦夫经不起这么多年的战斗,他也有着一定的战斗水平,难以被一次击溃击杀。他不是一个猛将,但作为统帅的耐心和志气,他有,而战争的结果是不断的失败,一方面体现出他的战术指挥水平不足,一方面也是因为军队硬实力的问题。以中华民族的千古名将岳飞岳武穆来做个比较,岳飞在郾城大捷中以宋军步兵对战金兀术拐子马骑兵,甚至重骑兵“铁浮图”,而以少胜多。这样的战绩刘备没有。刘备也曾经以少胜多,但是是利用了火攻和埋伏,相比之下可以看到作为一支军队的统帅他在战术能力上和岳飞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刘备爱哭。实际上刘备确实没那么爱哭,说他爱哭,倒有一半是三国演义的塑造。但他和曹操相比,确实缺少了横槊赋诗的豪情,从这个角度看,曹操更有猛士的意思。在刘备和曹操的战斗中,直到刘备59岁这一年,蜀汉大军北伐,和曹操魏军决战汉中,阵斩夏侯渊,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之前刘备是从来没有赢过的,在这之前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刘备一直是挨打而不认输的那一个。胜利者自然更能吸引人。

​我们可以看看曹操对刘备的评价,记载出自三国志,“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曹操以刘备为主要的对手,可以说是正视对方,放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对比,而加以评价,认为刘备得志晚了一些。事实也是如此,如果只看刘备后半生的事迹,战赤壁,取荆州,破刘璋,占汉中,完全是一飞冲天的豪强,但刘备的前半生真是惨不忍睹。

总体来看,确实是乱世枭雄。如果说刘备的弱点,可能就是在于家庭教育了,也许是由于前半生实在是太过颠沛流离,没有时间好好养育孩子,也疏忽了对继承人的培养。不说岳云之忠勇。就说曹丕曹植的成就也要差上一大截-没错,就是刘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