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交了坏朋友时,你的回应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社交能力
在大人的世界里,我们经常担心老公交了酒肉朋友,我们也担心老婆交了喜欢与人暧昧的女朋友。因为我们坚信那句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德国作家歌德也曾表示:“只要你告诉我,你交的是些什么样的人,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人。”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不谙世事的孩子,我们更会担心他交友不慎,学坏了!
01 孩子交朋友,家长要关注
轩轩妈妈最近有些犯愁,听学校老师说,轩轩最近在学校喜欢欺负小朋友,给小朋友起外号,嘲笑小朋友,还联合几个小朋友一起对抗不听老师的话!他以前可从来不会这样的!细问之下才知道,轩轩最近交了个新朋友,那个小朋友喜欢这样,他觉得挺有意思的,就跟着学!
妈妈提醒他不要和这个小朋友玩,结果轩轩不听:“我就要跟他玩”!
小然是一个刚刚小学毕业的13岁女孩,原本文静懂事的孩子,在12岁时突然变坏。暴躁、易怒、不听话,对爸爸妈妈的抗拒对抗!还经常以交朋友为名和不良少年一起玩,学会了吸烟、喝酒,晚归,深夜不归,甚至整夜不回家……父母对此一筹莫展!后来了解到小然现在和同班的一个女同学特别好, 跟她学会了抽烟喝酒。咨询了心理专家,才意识到孩子变坏的期间,正是小然妈妈发现小然爸爸出轨的那段时间,两个天天吵架,孩子发现只有她深夜不归时,爸爸妈妈才不吵架,一起齐心协力去找她,于是她就变本加厉,只是希望爸爸妈妈关系好一些!
可见,有时孩子变坏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家庭矛盾,父母冷漠,家庭管教不够,父母没有教给他正确的交友观,孩子自身的天性等。
所以,朋友不一定是孩子变坏的直接原因,但也一定是原因之一!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还是要为孩子把好关!
02 同伴关系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
弗朗西斯·培根认为:“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朋友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之一,缺少朋友是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也曾提出,儿童在“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个是同伴的世界。
同伴关系对孩子而言,远比你想的重要。对孩子而言,同伴关系到底有多重要?
研究调查显示,人类有七成的谈话时间和谈话内容都和社交有关。社交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需求。小孩子发展同伴关系,其实就是在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被人称为猴子先生的心理学家哈罗用恒河猴做了个“隔离实验。”研究没有同伴交往的猴子的社会行为。他培育了大量的恒河猴,等幼猴一出生,就把幼猴的生活环境分为以下三种,
完全隔离,没有母亲,没有同伴
只与母亲在一起生活,没有同伴
只有同伴在一起生活,没有母亲
六个月后研究表明:
只与同伴在一起生活的猴子,缺少母爱,对同伴的依附很紧密,同伴可以起到部分母亲的替代作用,具有社会性行为,但是不足以具有母亲一样的安全效果,从而与群体以外的其他成员正常交往。
而只有母亲的猴子,却具有异常的行为模式,对于生人,要么是回避,要么是攻击,患有社交障碍。
可见,长期与同伴交往,能使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心情轻松、活泼、愉快,情绪情感会朝着适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如果孩子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同伴关系,他就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心情压抑抑郁,也就没办法以良好的学习状态去学习知识。
好的同伴关系非常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以后的社交模式。
03 儿童的世界,家长如何适当把控?
择友是慎之又慎的一件事。”好朋友能够和孩子一起努力前行,坏朋友会拉着孩子坠入深渊。因此,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同伴关系有所把控!
什么情况下家长指导孩子交友
我家楼下的小希,今年5岁。小希动手能力很强,每次和小朋友一起玩积木或拼图,他都是指导者。但是小希总是嫌弃自己的小伙伴。
小朋友想亲近他,靠近他坐下来,他会说:“我不喜欢你,走开,不理你”,
一起玩时,他会嫌别人动作太慢:“你太笨,我给你做吧”。
渐渐的小朋友不再喜欢跟他玩了。有一次小朋友们玩“我们邀请一个人”的游戏,结果只有他没被邀请......
像小希这样,或者上面提到的轩轩那样,当你发现孩子突然出现了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开始骂人,嘲笑,说话难听,莫名多出一些玩具,或者突然间开始经常发脾气或沉默不语时,很有可能孩子的同伴关系出了一些状况,家长这时就要做适当引导了。
在孩子幼儿园小学阶段时,家长就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同伴关系,到了青春期再介入就太晚了。但是千万不要天天告诉孩子可以和这个玩,不要和那个玩,这会误导孩子的择友标准。但是可以对孩子的同伴关系保持关注,当有问题时,可以适当引导。
在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孩子的同伴关系?
作为家长,在引导孩子的同伴关系时,一定要尊重孩子。不能强硬要求孩子:“以后不需和某某玩啊”,这样结果只会弄巧成拙,引起孩子对抗和逆反!
比如,孩子互相之间学点小毛病,比如扣耳屎、放屁、打嗝等,甚至偶尔打一次架了,无关道德,父母不要过于紧张,人为中断孩子之间的友谊,而是放心交给孩子自己处理。
也不要以学习好坏作为孩子择友的标准,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和学习好的孩子玩!这样灌输给孩子的价值观是以学习评判所有,等于告诉孩子学习好时就趾高气昂,学习不好时就一无是处, 这样只会养出一个极为自负或极为自卑的孩子!
要告诉孩子健康正确的择友标准:不要和经常伤害他人或自己的孩子做朋友,要和经常帮助他人或自己的孩子做朋友!
但是,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处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比如被校园暴力,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摆脱坏的环境,帮助孩子找到适合孩子的交际圈。
尽管“交友不慎”对孩子影响很大,但爸妈们依然不宜过多插手,必须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培养孩子独立判断择友标准的能力!
教育孩子,我们不能照顾他的一切,而是要帮助他成长!
同伴关系,我们不能一直帮助孩子安排,让孩子学会独立判断才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朱迪斯·哈里斯研究发表,她认为儿童的世界有儿童运行的规则和原则,这些原则决定了孩子们如何与自己的同伴相处。
原则一,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任何团体里都是如此!
原则二,影响力最大、人缘最好的,最受欢迎,这一点要让孩子认识到!
原则三,一旦进了一个朋友圈,你会和同组小伙伴越来越像,同时与其它组差别越来越大,所以一定要选好朋友圈。
这些原则,需要我们家长自己先明白,然后潜移默化地以此引导孩子择友:
告诉他,当你不知道对错好坏时,多数人往往是对的、好的;
告诉他,优秀、大家喜欢的人,就是会受到更多优待,但每个人都有优秀的机会;
告诉他,交朋友要和多数人站在一起,这样你更有可能越来越好;
带孩子了解友谊的真相:
友谊是阶段性的,不同时间你会有不同的朋友,友谊破裂了,很正常;
友谊是互惠互利的,不能只让自己开心,但你如果不开心了,也可以结束这个友谊;
朋友不在多,有几个顶好的朋友,就很棒了!
对于那些“不好”“不对”的友谊,要坚决勇敢说“不”,你很优秀,以后还会有很多新朋友!
好朋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大家又各不相同,不需要别人迁就你,你也不需要刻意讨好他人!
好朋友犯错,如果表明了歉意,可以重新做朋友,如果屡教不改,就不能做朋友了。
独立判断的困难来源于“同伴压力”。因为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同伴接纳、认可和肯定,为了避免被排挤,于是选择违背自己的意愿。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支持孩子,鼓励孩子选择他认为好的朋友,做他认为对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