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看王小波讲的故事说的话就像在学校时上研究生课时老师讲的知识,有点儿内涵有点儿深奥,这本书只读一遍是肯定读不懂的。他会把所有的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人物之间的行为关系都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解读,并作出评价。他是具有一种批判精神的,也许是深受文革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再加上去国外深造受西方思想的熏陶,两种文化的对比碰撞使他对中国的文化文学都做出了严厉的批评,不过看他所阐述的东西也是符合当时的事实情况:全国都陷入到了一种盲目崇拜的不良气氛中,做任何事情似乎都在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不去管这件事这个人的现实意义,包括几千年的儒学思想也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根本没有从最基本的人文主义出发,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以及价值观,让你按照他设置的思想路线去生活。看来是文革和知青下乡活动害了他太苦。
沉默的大多数,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人没能力或者没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我觉得我是一个沉默的人,至少不活跃,结合自身来说我应该是属于后一种原因,我也不知道是怎么造成的,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或人并没有想发言的冲动。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争夺“话语权”,不论是什么话题都能插上一嘴,严重者还能滔滔不绝的说出来很多,也不知是懂或不懂,反正是显示了自己的知识渊博和威风八面。我很不喜欢这种人,至少应该有些儿自知之明。有的时候一方面觉得自己不太合群,另一方面向往乐观积极的东西,也许沉默只是一种方式。
我习惯把生活和工作分开。工作要认真对待,用心尽力完成每一个细节,一方面工作的技能能够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工作中的经历也能自己成长。而对于生活,在它的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不能包括在内,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的是有道理而且新奇。有的人喜欢丰富,有的人喜欢单纯,不过我觉得应该去体验参差多态的生活才会找到幸福的本源,这样生活才会不断的充满惊喜和浪漫。过去的时候有这样一种人生观:人应该为别人活着,致力于别人的幸福,多为别人考虑和着想,所以以前经常舍弃了自己,后来慢慢的观念有点儿变化,帮助别人是当然的,但还是不要大无私,应该把自我放在第一位吧,毕竟没有那么多人像我一样为你着想。推己及人,推及往往及不了人。算了吧,何必呢。
作为一个寻常人,我的看法和观点也许不值得别人重视,但对自己却很重要。世界本来就是不平等的,而比你好看比你有才华的人都还在努力,自己也就没有什么借口不努力了,应当专注,应当聚精会神。
回忆是美好的,至少证明我是享受当时的生活的。我喜欢大学时的寝室,每天早上都会看见乐呵呵的笑脸,每天都会听见隔壁高中熟悉的铃声,每天都会被老师叫去充当讲座的听众,每天被学长支配做这做那;我喜欢高中时充满理想的样子,喜欢每个清晨忍受着冰冰凉的水温洗脸,然后飞奔到教室学习;我喜欢小学时背着书包和小伙伴打打闹闹的场景。
愿依旧天真,依旧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