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对联内容、意境与格律的关系
笔者因为常常参与地方楹联创作活动,在交流中不断请教专业人士,并就对联这种文体进行了一些思考。笔者发现,有些对联作者确实对格律很熟悉,而作品却显得平淡无创意。他们在言谈中总是纠结于联律,对内容、意境的要求反而不如对格律那么注重。笔者在阅读有关资料时,也了解到联界对此的看法并不尽一致,觉得似乎并非一纸联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如何把握内容、创作意境与格律的关系问题,值得讨论。以下试谈谈个人的一些拙见,以求教于专家。
(一)意境是对联的灵魂。
无论如何,内容、意境永远是对联的灵魂。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对联作品,必定闪烁着熠熠亮点。这种亮点的“光源”,正是作者的思想光辉。没有思想光辉,单有华丽严整的格律,是照不出亮点来的。而思想光辉如何在对联作品中闪光,以感染读者,才不仅应该而且必须运用格律这种特殊手段。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美女做新娘,须披婚纱。美女是实质内容,婚纱是形式,构成“美丽的新娘子”这样的“作品”。丑女虽然也可以披婚纱,当新娘,然而她即使披上高档的婚纱,也还是丑女。从思想光辉到作品亮点的照射或折射过程是否成功,正是对作者笔力的检验。
(二)意境与格律不是两张皮。
意境与格律,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好的立意必须借助格律加以表达;严整的格律一则是为意境服务的,二则在于优化、美化对联这种文体,使对联这种美妙的文体焕发异彩。创作出意境、格律俱佳的对联作品是一种较高的境界,绝不是为格律而讲究格律,而是为准确鲜明地表现内容、意境而运用格律选词、选字,追求完美无瑕的语言表达。
内容、意境与格律不是表里两张皮,两者常常是交互帮助、触动,以臻完善的。意境虽佳,联句不符合格律的,当然不应肯定;然而格律十分严整,无可挑剔,立意却单薄、模糊、平淡、无创意,味同嚼蜡的作品,更不能称为好联。历代绝没有格律十分工整而意境不佳的联对传世;却有好多意境绝佳而形式破格的绝唱。例如联界家喻户晓的,清刘凤诰以“半月依旧照乾坤”对出句“独眼不登龙虎榜”,下半段句式、词性简直严重错乱。又如很多联书提到的,明朝学士解缙以“容易”对出句“色难”,针对出句平收,就对你个仄收,总是构成上联平收,下联仄收的面貌吧,我们如若拘泥,不就是违律吗?这类巧对,历来不仅不批驳,而且一致叹服。
我们不妨设想,舍此,能再构思出更好的对句吗?妙联对句的巧、绝、妙、佳,甚至怪异,正是对联的趣味性、影响力、生命力之所在。其对句的无可替代性,就是创作的境界。这决定了立意绝妙,构思奇巧的灵活运用,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比勉强遵律更完美的。
(三)格律不是作者的镣铐。
显而易见,古人并非先规定格律然后才“允许”作对联,而是从前人大量优秀对联作品中总结出后人共同认同的格律,认为遵律创作最有助于表现意境。正如人们并不是先规定语法才可以说话,否则都必须成为哑巴,而是从说话习惯总结出语法,再反过来指导说话。再者,格律并非一经制定就成为金科玉律,一锤定音,千年不变。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修改、完善的。例如古韵今韵的运用,就是根据现代汉语改革废除入声而随之探索出来的,至今不是还时有争论吗?相信今后还是会进行适应时代的必要修改的。所以,格律不应成为对联作者创作的镣铐,而应该是作者在创作实践中制胜的有力武器。
(四)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
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熟悉乃至精通联律,还必须思考联律中为什么要有这些规约。
有些作者,常常能够熟练掌握格律,但创作出来的作品有时却总是枯燥单调,含意肤浅,缺乏创意,难登大雅之堂。笔者以为,他们就是因为只知道熟谙联律,纠结于联律,而对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而不那样规定认识不深。例如,为什么要避忌“合掌”呢?,我想应该是为了在小小的篇幅里避免上下联意念重复、雷同、累赘,力求增大思想含量吧。又如关于“平收”、“仄收”、避免“三连平”等等,想来应该是为了规避朗读拗口吧。联律,无非是表现意境所需的艺术手段。
(五)力避斧凿痕迹。
好的对联作品必须十分注重音步变化,强调节奏感、音韵感、朗读感,朗读自然流畅,不生涩,不拗口。应该显得首尾贯通,一气呵成,铿锵明快,天衣无缝。笔者读中学时就听老师说过一副对联,后来知道是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就新科状元翁正春的出句“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对曰“客官寓宦宅,富室宽容”。至今五六十年,仍记忆犹新,终生不忘。此联出、对双方一谦一褒,又巧妙又完全符合格律,随口而出,虽用了十八个宝盖头字,却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没有。又如福建东山人,明武英殿大学士、大理学家黄道周赞民族英雄史可法,讽降清明将洪承畴的联对“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谐音承畴)”,简直顺手拈来,浑然天成,似乎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正是作者内在高超功力的体现。这样顺畅自然的作品历来是最具感染力的。
然而有的作者把平仄加工得十分严密,为了强调合律,生硬选字造词,以至牵强附会,臆造拼凑,甚至杜撰,合律是合律了,但就是内容似是而非,朗读拗口生硬,一看就显得处处斧凿,无异于伤痕累累。另有一些作品则多用典故,在鲜活的现实生活中似乎找不到符合平仄的字、词,就查遍资料库,借用典故来合律,形似深奥,实则生僻费解,只好注释说明。你连读者对自己的作品是否能懂都缺乏信心,觉得须加注释才明白,又何能使作品本身感染读者?是责怪读者看不懂呢,还是检点一下自己的笔力?注释也许能使读者佩服你的饱学,但绝不可能帮助作品增强感染力。
一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都应该以作品展现给读者的面目说话。感染力不应体现在作品之外。大凡对联创作高手的作品都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他们善于把思想意念集中于短短的鲜明文字之中,让读者意会言外的深意。
总之,对联作者应该不断磨砺自己的文笔,首先必须以精妙的意境、有独创性的内容融入作品中,同时以符合格律而又简约凝练的语言“帮助”思想意念以美的形象表现出来,实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