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专题哲思

【115】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九)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13人  0b59d463561c

楞 严 经 讲 记

 净界法师

  壬四、总斥从来误执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世间上所有一切的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的圣者,这地方二乘的圣者,佛陀是将阿罗汉拣别出来,阿罗汉不算。除阿罗汉辟支佛以外的这些有学的圣人,即便他能够成就九次第定,不能够成就漏尽,不能够断除烦恼成就无生的阿罗汉,都是依止妄想,不管你是随顺妄想,不管你是压抑妄想,总之你还是活在妄想,把妄想当做自己的真实本性。所以阿难尊者你只是一昧的多闻,增长知识,而不能成就出世的圣道。

  九次第定就叫作灭尽定,我们知道世俗的禅定是四禅八定,四禅四空,第九次第定就是灭尽定,那是三果的圣人所入的灭尽定。灭尽定的特色是把心中的想跟受灭掉,想受灭无为。他认为第六意识为什么会躁动?因为我对外境有感受,有了苦乐感受的时候,我对这苦乐的感受会产生很多的想法,有思想,所以他把这想受灭无为。

  他的想受灭无为跟本经所说的不一样,三果的圣人的想受灭无为主要是依止禅定的力量,把想受压下去,如石压草,让妄想不起,所以他的禅定能够入很深很深。本经当中是妄想起来归它起来,你只要生起智慧的观照,你观察妄想,你从什么地方来就好了,就可以觅之了不可得。我们是从妄想的自体来破除,而小乘的九次第定是从妄想的作用上来压制。

  这地方的关键点就是佛陀一再强调的,不能只是多闻,也就是说回光返照很重要,你只要能够回光返照,你的妄想就能够慢慢的淡薄。

  到这个地方整个破妄的问题都结束了,破除我们的妄想。

  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因为我们习气的养成不是一天二天,所以在整个返妄归真当中,是一个漫长的修学历练的道路。我们第一件事情要做的是先认清路头。

  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譬如我现在还没办法马上到台北,但是我要知道我要怎么去台北,你要知道一个方向。我讲实在话,一个人没有认清路头之前,你没有资格谈修行,你也没有资格闭关。

  所以有人说《楞严经》没有看,你根本没有资格闭关,你闭什么关呢?你不要以为整天在那边拜佛,整天持咒那就叫修行,你没有掌握整个染净的根本,你没有掌握菩提的根本,你用虚妄心来修学,结果是虚妄的,到最后很容易着魔的。

  所以《楞严经》你花时间去用功,你真正把《楞严经》全部听完,你大概不太需要什么善知识了,你就知道怎么用功了。当然有时候善知识提醒我们,但是整个成佛之道你非常清楚。

古人讲开悟的楞严一点不假,你知道你内心当中问题出在哪里,哪一个地方是你应该消灭的慢慢减少的,哪一个地方是你应该追求的,你先把这观念建立起来,其它的慢慢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