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更计划散文更文800字点赞

葛老太太·第五章·出嫁

2024-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葒菓

   

午饭时候,雨终于停了,太阳迫不及待地烘烤着,地上的积水迅速蒸发,蝉撕心裂肺地又喊起来了。

    吃完午饭,葛老太太打开收音机,不管听什么节目,她都能睡上一觉。下午3.4点钟,太阳的威力减弱了,葛老太太拄着拐散步到了门口,不到十米的路,走得有些辛苦。

      岁月已经厚待了她,97岁了,没进过医院,生活还可以半自理,她很幸运了。

      姜老太太的小孙子和媳妇拐着筐从山上回来,捡回来一些被风雨打落的桃子。经过葛老太太门口,媳妇热情地打个招呼,给葛老太太留几个软桃子。

      媳妇是新的,结婚不到半年,正是蜜里调油的甜蜜期,几乎形影不离。葛老太太看着他们并肩离开的背影,陷入了悠远的沉思。

    17岁的秋天,父亲的一个朋友远道而来,拉了一些粮食和水果,换她家的虾皮、鱼干。那个朋友就是后来她的公公。

    他们在酒桌上推杯换盏,迷迷糊糊地把她的婚事订了下来,婆家在10公里以外的山区,种玉米、种土豆、种果树,婆婆只有4个儿子,她的丈夫是老四,比她大两岁。

      18岁那年的五月初二,王玉洁在两个妹妹的陪伴下,坐着马车颠簸了一个上午,来到了婆家。

      从那一天开始,她失去了“王”这个姓,变成娘家泼出去的水,没有了家。

      离家时,她不悲伤,反而长长松了一口气。她的妈妈也不悲伤——她一心一意都在儿子身上——37岁才有的儿子,是她的功勋奖章,从此腰杆挺得硬硬的。她的父亲也不悲伤,他把女儿们嫁得远远的,就能抹杀连生七个女儿的“耻辱”。

      伤心的只有她的妹妹们。

      长姐如母,妹妹们对她的依赖和亲密,超过了父母。

      一身红衣的她,也只穿了一天红,第二天一早就换上了补丁衣服,跟着丈夫葛文兴下地干活了。

      第一次见面的丈夫,第一次离家的妻子,认了命的两个人,没有怨言地被“父母之命”捆绑在一起。

      面朝黄土,背朝天。王玉洁成了葛家的一员,从头学习种地的本领,对她而言,这是一门陌生的学科,干什么都怯怯的,没有底气。

      丈夫葛文兴一身的好力气,也是好脾气,闷闷的不做声,只认干活。

      王玉洁知足了。

      娘家的父亲是她接触最多的男子,暴怒的脾气让她不寒而栗,甚至不敢抬头看父亲的眼睛。丈夫却老实稳重,说话一板一眼的,情绪稳定,轻易不动怒。

      幸福,也需要参照物,才能感受出来。

      第一胎是男孩,王玉洁松了一口气,她担心像妈妈一样,被丈夫和公婆嫌弃。恰恰相反,丈夫不喜不怒。

      第二胎是个女儿,丈夫高兴得到处宣扬,天天回来守着女儿看,怎么看都看不够。

      原来,女人也可以被疼爱,从小就被疼爱。丈夫的三个哥哥家,所有的孩子都是男孩,这个女儿是老葛家第一个孙女。

      人以稀为贵。

      孙子这一代范“元”字,元刚,元福,元林……都让大哥们家的孩子们占了。

        轮到他家了,丈夫葛文兴闷人自有大主意,找了一个算命先生取名,先生掐指一算,儿子们按照“乾坤坎离震巽艮兑”排序,女儿们范个“春”字,后面加个“梅兰竹菊”。

      后来她共生了五个男孩,依次命名为:元乾、元坤、元坎、元离、元震。

    幸亏生到五个就停了,剩下三个字她和丈夫都不太认识。

      女儿生了3个,春梅、春兰、春菊。“春竹”略过了,谐音“蠢猪”可让人笑话了。

      生了两炕孩子,丈夫格外辛苦。地里有活得干,没有活到处找活干。他学了木匠的手艺,也是一个安身立命的技能。

    丈夫会编各种不同形状的筐,去集市上卖钱或者换东西。做个桌子、椅子、打柜子都不在话下。

      给孩子做的拨浪鼓、摇篮、小灯笼、蝈蝈笼子,个顶个精巧细致,二儿子元坤就像了他,手巧,干活麻利。

    在他们小夫妻的努力下,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村里都羡慕葛文兴的手艺,什么都会干,干什么都像样。

    她的六个妹妹就没有她的运气了。

    二妹妹嫁的是父亲大姨家的儿子,他俩是姨表亲,第一个儿子三岁突然就傻了,除了爹妈谁也不认识。幸亏下面的两个儿子正常。大傻子熬得二妹妹一辈子不得安生。

    三妹妹嫁给一个货郎,父亲在货摊子上订的亲事,跟着货郎走南闯北做买卖,走一路生一路孩子,生了5个,像超生游击队一样,生在哪里取哪里的名字。

    四妹妹嫁的丈夫非常帅气,样样都好,可惜成婚三年,丈夫干了一天活,回家喝了一肚子凉水,突然去世了,四妹妹哭惨了。父亲不收留,不得不二嫁他人。

      姐妹七个,都被父亲嫁得远远的,凑一起的时候太少了。各有各的不幸 ……

      嫁到婆家,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命运眷顾了她,不够富裕,但足够幸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