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由行动推导出的经济学概念

2016-04-04  本文已影响66人  区块链赚小钱

警告:都是原文,我阅读困难,只是用这种方法辅助我阅读

本课要点:

.为什么只有个人才能做出选择,而不是集体

.经济学家怎样用偏好来解释个人选择

.应当怎样正确理解偏好

引言:

上一课我们强调了有目的的行动无意识的行为之间的区别,并指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有目的的行动。归根结底,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与这一事实有关:我们作为外部分析者,把要描述的事件归因于人有意识的动机。我们只有 “进入人们的意识”,才能分析人们为什么会到处传递货币,否则,我们甚至无法将某种物体界定为“货币”,更不要说解释货币的购买力了。(人们也到处转播细菌,可我们不会认为细菌也能算作货币!)

经济学是系统地研究交换活动的科学。本书讨论的交换无疑是有目的的行动。为了理解交换的意义,本课我们将抽丝剥茧,探讨在人们的决定背后诸多的逻辑蕴含。再次强调上一课的重要观点:我们并不用人们自主交换的“理论”来做一堆预测,然后用观察的结果来检验这些预测。

经济学是系统地研究交换活动的科学。

不,你将看到本课的全部内容,就是打开“有目的的行动”这一概念的匣子来学习其中的知识。如果你同意我们能用追求目的来解释人的行动,那么,你自然能理解本课所阐述的观点。另一方面,如果你试图将本课中的概念应用于纯粹机械的过程,比如岩石滚落悬崖,那就毫无意义了 ——因为,用有目的的行动来解释岩石的运动,恐怕得不出什么有用的结论。

一、只有个人才有行动

如果我们以经济学家的视角,将一起事件归因于有目的的行动,那无疑意味着存在实施这一行动的某个人。如果认为有一个意识在影响着事件,那必定存在一个拥有着这一意识的人。

要推断出有人采取了有目的的行动,我们用不着确切知道这人的具体身份。一位侦探在看到遍地是血的厨房后推断,“这可怜的女人被谋杀了 ——不可能是什么离奇的意外让她自己插到那把切肉刀上去的”。正是因为侦探认定某个有意识的人决定杀掉被害者,他才能解释凶案现场的物理布局。这是完美的假设,尽管侦探暂时还不知道关于真凶的任何确切信息,但的确知道凶手是故意的 ——也许真相情有可原,但如果凶手狡辩说,“是的,当时刀子的确在我手里,但相信我,这真的是意外”,没人会相信。

为了确定你真正理解这一概念,我们特地强调一下,在行动背后的“人”并不一定是人类。宣称自己遭受外星人绑架者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况,最好的解释是:因为遭受外星人种种非人的感官试验折磨,而导致行动不能自已。我们的原理同样能解释这种情况——这些人并不认为事件的发生是“自然”的结果,相反,他们认为有智慧生物从中操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比利.鮑伯正开着小皮卡回家。天知道为什么,外星人突然对比利产生了兴趣,并在这一目的驱使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绑架了比利。另举一例,一位宗教徒认为,上帝的介入让自己的癌症突然消失。在这个例子中,她同样将物理事件解释为有意识的“神”所进行的有目的的行动,可这个“神”甚至并不具有肉身。

当我们认定一起事件是有目的的行动时,就假定了一个有意识去实施行动的人。因为行动不可能没有实施者, 所以行动与实施者之间的联系是符合逻辑的。这正是由“有目的的行动”这一概念推导而来。在实践中,要将某一特定的行动与实施者关联起来,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逻辑。例如,当侦探认定“这是一起谋杀”时,他的逻辑中暗示着,(至少)存在一个作案凶手。但他有可能因为错误的DNA检验结果而逮捕无辜者。我们当然明白,要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需要的不仅是逻辑推理。不过,我们的目的是要强调,若侦探断定血泊中的厨房是凶案现场,那就意味着必定存在一个(或以上的)凶手。不过,从这一逻辑推论出发,到接下来确认到底谁是真凶,单纯依靠逻辑演绎是不够的。

让我们用一个异想天开的例子,来解释清楚逻辑演绎与经验判断之间的微妙关系。假设一位精神病医生看见病人左手抓起笔,在一张支票上挥写墨水。这位医生认定这是有目的的行动。因此,逻辑上他必定相信,实施这一行动的人是意识清醒的。医生可能会想,“这星期我为莎莉治疗人格分裂症,现在我可爱的病人要付钱了”。但实际上,此时莎莉正显现另一重人格——“暴躁莉”,她根本不是在填支票,而是在纸上写“你太八卦了!!!”,并正打算递给医生。在这一例子中,我们依然要谨记逻辑演绎的界限。一旦精神病医生认定,手和笔的运动不是纯粹的反射运动,而是有目的的行动,那么逻辑上,他必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一个有意识并怀有动机的人,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移动着笔。但是,如果这位医生立即断定此人就是他所认识的“莎莉”这一人格,而且她移动着手中的笔打算付服务费,那就超出了逻辑演绎的范畴,并且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我手动填写钞票,如果认定是有目的的行动,那么逻辑推理的结论是我是为达某种目的的动笔。

我的目的是啥,单从逻辑无法推论。这就要结合经验和事件。

而经济学理论关注的是前者,那这有啥用?

正如以上这些例子的启示,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决定用有目的的行动来理解事件,我们接下来要做的远非仅仅依赖逻辑演绎。我们要运用种种经验证据,对所观所感的事物,深化出更透彻的理解。 但经济学理论关注的是,无需其他经验证据,仅仅从“有目的的行动”这一事实本身推导出的知识。经验证据既有可能引导我们对事件做出更全面的解释,也有可能不能。

撇开诸如多重人格或催眠控制等奇特的情况,一般而言,我们将一具身体与一个特定的意识相关联(反之亦然)。所以当我们看见“比尔”的身体在往喉咙里灌一听汽水,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这样表述,“比尔口渴了,于是决定喝点东西”。虽然我们通常不会停下来仔细思考它的意义,但当我们表达的时候,是指一个名为“比尔”的、无形但清醒的意志,试图通过影响那些构成“比尔身体”的细胞团,来达到目的。

我们再一次意外触及深刻的哲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已远远超出一本经济学原理教材的范畴。在本节中,我们只强调一点:因为有目的的行动关联着实施者个人,所以,当经济学家试图用有目的的行动来解释事件时,最终必须将行动分解到个人的动机或目的。这一主张看似显而易见,却意外地被人们—— 甚至包括广受尊敬的社会科学家们 ——漫不经心地视而不见。

用有目的的行动,来解释事件时,最终会分解到个人的动机,而不是某个国家,某个民族

例如,一位历史学家写下,“1941年,日本进攻美国”。严格地说,这句话毫无意义。“日本”并不是一个人, 所以无法采取像轰炸珍珠港这样有目的的行动。事实是,一个个的日本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对美国海军舰船实施攻击行动。至少,“斯大林占领了东德”的说法是符合实际的,因为斯大林是一个人。尽管如此,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却仍然会误解。实际情况是,约瑟夫.斯大林向下属们下达命令,下属接着再转达给下面的人,如此继续,直至许许多多的士兵们选择服从这些命令,并付诸果断的行动,最终导致了东德的新政治图景,并让那里的人民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

在多数情况下,草率地使用语言无伤大雅;如果一个球迷在办公室隔间里大吼,“芝加哥进球掰平比分了!”人们并不会觉得奇怪。大家都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没人会因字面意思,就相信一个无生命的地理位置竟然能设法一直守住壮汉们,并把橄榄球推过门柱。

关于人类行动,首先被认识到的真理是,行动只能由个人“实施者”来完成。只有个人具有目的,并能付诸行动以达到目的。并不存在所谓“团体”、“集体”或者“国家”的目的和行动,因其不能由三教九流的人各自行动所产生。 “社会”与“团体”不能独立于成员的个人行动而存在。因此,“政府行动”的说法无非是一种隐喻,事实是, 一些人与另一些人确定了关系,并以被他们自己和其余的人认可为“政府的”方式在行动。

——穆瑞?罗斯巴德 :《人、经济与国家》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院2004年版,第2-3页

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如此草率地使用语言非常危险,会误导人们对世界做出错误的结论。比如,很多人都会赞同这种说法:“嘿!兄弟,我们的政府可真是够蠢够无能的!一方面它付钱让农民去种烟草,而另一方面它又付钱给广告公司去搞反对吸烟的活动。能先拿定主意吗!”

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拥有自主意识并能采取有目的行动的“政府”。然而,的确存在政客、法官、官僚等等属于政府的人,他们享受着地位带来的特权,各怀鬼胎组成不同的团体,意图明确地操纵税款同时流向烟农和禁烟运动。简单地把这些政府项目统称为“政府”所采取的行动,不仅技术上不准确,而实际上更具有危险的误导性。在读完本课程后,你将会发现政府官员们的行动背后有着完全现实的理由。若将他们的行动与为之正名的官方说辞相对照,通常会显得风马牛不相及,但对此同样也有个简单的解释:撒谎是政府官员们的家常便饭。(注意撒谎本身也是有目的的行动。)

二、个人有偏好

不言而喻,行动一定需要人来实施。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推导,当我们说一个人采取有目的的行动时,言下之意是他的意识里有一个目的或者目标。记住,我们不说“棒球想要落回到地面”。但我们却会说“飞行员让直升机降落下来,因为他想去洗手间”。

由此可见,当我们说起他人有目的的或意图明确的行动时,无疑在暗示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或愿望,认为世界应该呈现出何种面貌。在经济学中,我们用偏好一词来描述这些感受;因为人们偏好世界所呈现的一种状态甚于另一种状态,所以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比如,当我们说“比尔因为口渴而喝下汽水”时,潜台词是“因为比尔偏好不口渴”。说“比尔因为2+2=4而喝下汽水”是毫无意义的,而之所以“比尔因为口渴喝下汽水”的说法合乎情理,是因为我们能在字里行间读出省略掉的推论 ——比尔不满意自己口渴的状态。

比如我更喜欢女士香烟那种淡淡的味道。常用语言,我喜欢,我认为,我愿意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在描述比尔喝汽水的一句简单的话里,还包含着另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一旦我们认定他的行动是有目的,也就同时作出了另一个判断,比尔自己肯定相信喝汽水能够解渴。否则,要是有一箱汽水从飞机上掉落到一个原始部落里,发现它的人很可能完全不知道,戳开硬壳,把那深色的液体倒进喉咙就可以畅快解渴(当然,他们肯定更不知道那有多么腐蚀牙齿)。他们看见易拉罐从闻所未闻的巨大飞行物上掉下来,可能反而认为那很神圣。没准,部落的乐师干脆拿罐子去掺和别的什么有目的的行动去了——多半跟解渴扯不上关系。

一旦我们假设行动是有目的的,进一步得出一个判断,实施者认为他的行动是能够实现目的的。即使是错误的或无效的。

一个人的信念可能是错的,但错误的信念仍然会激发有目的的行动,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如果时光倒流,回到19世纪,我们看到医生把水蛭放在病人身上,会说“那样做是有目的的,医生希望病人健康而不是生病,并且他们相信放血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另一方面,一位具备准确医学知识的人倒有可能用水蛭来对付敌人,因为他想让敌人更虚弱,并且相信放血能达到这一目的。【注1】 下一课我们将深入阐述这一观点,现在先简单地提一句,人们利用世界的一部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哲学家将此描述为,人们使用手段来达到目的。经济学家的描述则是,人们利用物品和服务来满足偏好

比如,张三有中医比西医好的概念的话,他会买中药而不吃西药,即使西药更有效副作用更小。

三、偏好是主观的

因为偏好与具体的个人紧密相连,所以我们说偏好是主观的。可以这么说,主观陈述与客观陈述的区别,类似于观点与事实之分。我们完全可以说“玛丽喜欢香草味冰淇淋甚于巧克力味的,但约翰喜欢巧克力味甚于香草味”。这两句话之间丝毫没有矛盾,因为对冰淇淋口味的偏好是主观且因人而异的。

偏好是主观的

在另一方面,我们不会说“这份冰淇淋带给玛丽300卡路里,但对约翰只有280卡”。一份冰淇淋中的热量高低是客观事实;它不会因人而异。玛丽和约翰可能会对冰淇淋的卡路里含量各执己见,果真如此,那他俩肯定至少有一人错了。如果玛丽说“香草味比巧克力味更好吃”,约翰却与玛丽意见相左,可他俩却都是“正确”的。再重述一遍,因为偏好是主观的,所以对于哪种冰淇淋更加美味,玛丽和约翰可以意见相左,但谁都没错。对于冰淇淋的味道,可不像测量卡路里那样有客观的方法来判断优劣,哪种冰淇淋更可口,并不存在“事实的真相”。

警告!很多对经济学的批评 ——既来自激进的“左翼”也有虔诚的“右翼”——完全误解了经济学家的真正意思。这些批评认为,经济学家认为偏好是主观,是在某种程度上为道德相对主义背书,认为没人能够评判其他人的所作所为。但这些指责是毫无依据的,因为经济学家完全没有这么说过!

经济学家只是说偏好是主观的,人们的喜好并不相同,并没有进一步延伸成,我有我的道德标准,你有你的,你无法指责我的。

【译注: 在哲学中,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立场,认为道德或伦理并不反映客观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张社会、文化、历史或个人境遇的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者与道德普遍主义相反,坚持不存在评价伦理道德的普遍标准。相对主义立场认为道德价值只适用于特定文化边界内,或个人选择的前后关系。极端的相对主义立场提议其他个人或团体的道德判断或行为没有任何意义。】

记住,一旦将观察到的行为界定为有目的的行动,我们仅仅是在描绘这一判断的逻辑蕴含。如果我们看见玛丽走到吧台前选了一份香草冰淇淋,而约翰上去点了巧克力冰淇淋,除非我们认识到玛丽和约翰在冰淇淋的口味上各有所好,否则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的行动。我们将在第6课中全面分析,为了解释市场价格,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是首先承认偏好是主观的。这一认识绝不是对任何不道德偏好的宽容

举例来说,如果要解释香烟的价格,经济学家首先必须承认,一些人更情愿把钱花在香烟上而不是其他商品上。不过,如果经济学家发现自己十来岁的儿子在车库里跟一帮狐朋狗友抽烟,他大可关儿子的禁闭 ——没人会因为对香烟价格的分析,而认为经济学家言行不一。 如果你仍未明白专业的分析与个人信念之间的区别,那么暂且忘掉经济学,想象一下FBI的犯罪侧写专家。为了找出连环杀手,侧写师需要“像杀手一样思考”,并且试着去理解是什么样的欲望在驱动着杀手的行动。显然,侧写师的分析并不代表对杀手的所作所为持中立态度,或者说谋杀“是个人选择”。

对现象事件的分析≠我认可这种行为或偏好或选择

总结:人们在欲望的驱动下采取有目的的行动,人与人的欲望并不一定相同。经济学家必须认识到偏好的主观性,才能对交换进行解释。

我有个苹果但我喜欢橘子,你有个橘子但你喜欢苹果,我们可以交换大家都高兴。

四、偏好是一种排序,不能量化

因为偏好与人的交换紧密相连,所以偏好只能显示出目标的高低排序。玛丽选择香草而不是巧克力味的冰淇淋,这一有目的的行动仅仅表明,她更偏爱香草味。我们无从判断她对香草的喜爱比对巧克力“高多少”;在严格的经济学逻辑上,这种话毫无意义。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说“玛丽喜欢巧克力味甚于香草味太多了,但她姐姐珍妮只是稍微多喜欢香草味一点”,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当我们用偏好来进行经济学论证时,这类表达方式没有任何意义。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注2】

那么,纯粹从经济学的逻辑角度来看,如果认为玛丽偏好香草味甚于巧克力味 ——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不过是指,在选择这两种口味时,玛丽会选香草味。对于姐妹珍妮的偏好也是一样的,尽管珍妮的朋友会告诉我们,她对香草味的偏好只有“一点点”,但珍妮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同样会挑香草味而不是巧克力味。因此,我们从有目的的行动出发,并进行逻辑演绎,得出结论只能像经济学家所说的,这两个女生表现出的偏好都是喜爱香草味甚于巧克力味。

注意稀缺造成选择,偏好让我做出选择,而偏好和偏好之间不能对比,比如我比你更爱篮球。在经济学里得出的结论都一样的,我和你都爱篮球比起足球。

我们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训练,以便将这一课理解到家。就算珍妮声称,“我只是很勉强地选择了香草味!”,这也并不能让经济学家断定,她对香草味的偏好 “没有玛丽那么强烈”。不,这仅仅能让经济学家推论出,珍妮想把那句话喊出来,而不是喊句别的话或者干脆什么也不说。记住,我们用人的主观偏好概念来解释人采取的具体行动。如果某人说出他的观点,让经济学家正确知道他的偏好,那也不过是因为开口说话本身是有目的的行动!【注3】【译注:“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古话也有经济学上的意义。人的偏好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如果某人说出一句表达自己偏好的话,那么,经济学的逻辑演绎只能断定说话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但不能判断话的具体内容是真是伪。】

为了帮你记住本课的观点,让我们用友谊来作个类比。假设萨莉有3个朋友,于是,我们说在她的意识里认为这3个人都是好朋友。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要求萨莉给朋友们排个名次。她可能会说比尔是最好的朋友,玛丽是第二好的朋友,而乔排在第三。这样的说法是完全有意义的。

但要是我们接着询问萨莉,“比尔这个朋友要比玛丽好多少”,这听起来就有些奇怪了。而如果我们问她,“你对比尔的友谊至少比对乔的友谊多30%吗?”,那么就已踏入荒谬的境地了。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尽管我们可以给友情排序,但却不存在客观的“友情砝码”,能让我们在幕后衡量友谊的重量,以决定排序的结果。

普遍意义上的偏好况且如此,更别说经济学上的意义了。你将在后续课程中学到,为了理解和描述交换,我们需要假定人们会对目的和目标进行排序。人们采取行动来满足他们最重要的偏好,或者达到他们最高的目标。我们无须说人有数学上的“效用函数”,并追求其最大值。尽管那是其他经济学教科书的老生常谈,但这种替代性的方法只有在讨论人为设计的数值化问题时,才能产生特定答案;对于交换的过程,它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理解。事实上,在学习基础经济学原理时,使用数学效用函数有着严重弊端。因为它会让学生忘掉偏好的概念到底从何而来。

五、另一种观点

即使职业经济学家也并不总是谨从偏好不能量化的原理。例如,经济学家们经常使用效用一词,来描述人们在某种情况下所得到的愉悦或者满足的程度。他们也许会这样描述我们上面的场景:“玛丽选择香草冰淇淋是因为它带来的效用比巧克力冰淇淋更高”。

效用没有单位,只有排序,效用仅用来描述满足程度

仅此为止,一切尚好。但接下来,很多经济学教科书开始赋值以衡量效用。于是玛丽从香草味冰淇淋中得到(比方说)“55效”,但从巧克力味冰淇淋中只得到“34效”,因此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显然她会选择香草味的。不过,在更高级的博士课程里,教科书会这样解释:“效”并不真正存在,它并不像“公斤”和“公尺”一样客观的度量衡单位;相反,数学上的效用函数不过是经济学家用来描述偏好排序的捷径。所以,当依照函数给一碗香草味冰淇淋赋值“55效”,而只给巧克力味赋“34效”时,全部的意义仅仅是玛丽会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效用函数同样也可以赋“18.7效”给香草味,赋“2.3效”给巧克力味,并没有任何区别。重点是,玛丽的行动看起来“像是”在最大化这一随意设定的数学函数。

在本书中,我们不会使用令人困惑的“效”这一术语,也不会像其他经济学教科书一样,进行“效用函数”的微积分演算。虽然这种做法很普遍,但却很危险。因为它误导你认为能够测量人从行动中得到的心理满足。

也许某一天,神经科学专家研究出某种客观的方法,能够定量研究不同程度的幸福感。这样他们可以合乎逻辑地说,玛丽比比尔“多满足3倍”。但即使这成为现实,我们的观点仍然不会改变:在经济学领域里,这种说法毫无意义。经济学中,我们使用“偏好”这样的词语来表达或解释人有目的的行动。如果某人选择一样东西而不是其他,那么我们只能推断,此人偏爱他选择的物品甚于放弃的物品。也许心理学家或者神经科学专家、甚至人们的常识都能对事件提供更多启示,但经济学的逻辑只能止步于此。经济学家并没有声称自己拥有全部答案——远非如此!经济学家不过是在谦逊地承认,经济学的推理对于解释一起事件是有局限的。你将在第6课中学习到,主观偏好的高低排列是如何交互影响,并产生出客观市场价格的。到那时,将会更深刻地理解本课我们强调这些要点的意义。

六、不同人的偏好不能做加法

如果偏好因人而异,并且根本无法测量或者定量研究每个人的偏好,那么显然,企图将个人的偏好合并或汇总得出“社会”的偏好,则是毫无意义的。不幸的是,即使职业经济学家也时常加总偏好。很多人声称,“一美元对穷人比对富人更有价值”,以此为累进所得税制正名。他们的想法是,若从比尔.盖茨的财富里拿出一百万美元,盖茨的效用并不会降低多少,然而若给1000个流浪汉每人发1000美元,将使每个人的效用大增。因此得出结论,通过重新分配比尔.盖茨的部分财产,增加了总效用或“社会”效用。

我们将在第18课剖析累进所得税制的后果。现在,我们仅指出这种典型的理由是荒谬的。不能加总形形色色人的效用。实际上,如果换用偏好一词,你能更清楚地看出,加总不同人的偏好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问“居民的总体重是多少?”或“居民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但诸如“居民的总偏好是多少”或“平均每个人的效用是多少?”这样的问题纯属无稽之谈。

为了确定你能理解到,把不同人的偏好排序放在一起进行算术运算,那是件多么荒唐可笑的事。让我们再次用友谊的类比举个例子,假设萨莉和拉瑞的“友情排名”如下:

友情排名

萨莉                               拉瑞

第一(最好的):比尔    第一(最好的):乔

第二:玛丽                       第二:比尔

第三:乔                            第三:(无)

第四:汤姆                         第四:(无)

第五:亚德里安                       第五:(无)

在开始分析之前,先确定你看懂这个表格:萨莉总共有5个朋友。最要好的朋友是比尔,第二要好的是玛丽,依次接下去是其他几位。另一方面,拉瑞只有2个朋友。他最好的朋友是乔,而比尔排在第二。注意,即使对于萨莉与拉瑞共同的朋友,他们各自的排名顺序也不一样。萨莉认为比尔是比乔更好的朋友,而拉瑞却认为比尔比不上乔。这毫不奇怪,因为偏好是主观的。【注4】

现在假设一个好管闲事的学校教导员过来说:“不像话!可怜的拉瑞,他的朋友没有讨人喜欢的萨莉那么多!我有个好主意能让这事儿更公平一点。我来模仿萨莉的笔迹写一张‘你好臭!’的纸条,塞进亚德里安的午餐盒,一定能让亚德里安跟萨莉大吵一架,然后他们就不再是朋友了。接着安排亚德里安和拉瑞在校车上坐在一起,总有一天他们能变成朋友。虽然我无法预见亚德里安会成为拉瑞的第一、第二还是第三要好的朋友。但无论如何,他在拉瑞的朋友排名中都比之前在萨莉的排名中要高。在我的好心干涉下,这些孩子之间的友谊总量将得到增加。”

显而易见,上面这个故事荒诞不经。我们用这个可笑的故事说明了,试图加总个人的主观偏好有多么傻。希望你现在能够明白,劫富济贫能增加“社会效用”的观点是荒谬的。累进税制的支持者也许能用其他理由为其正名,但若诉诸于经济学的偏好(或者效用)概念,显然是失败的。

小结:

.一旦我们认定某事件是有目的的行动,即可进一步进行逻辑演绎。例如,每一个行动都必定有实施者——有意识的人。尽管人们能够和别人一起行动,但具体行动只能由个人实施。

.我们用人的偏好来解释行动——人通过行动来达到的目的。

.经济学家认为偏好是主观的,意思是每个人的偏好都是独特的,并不意味着容忍或赞同那些偏好,而仅仅是认识到人们的喜好各自不同。

术语:

偏好:个人的目标或欲望。经济学家把个人的行动解释成试图满足自己的偏好。

物品:因为能帮助人满足偏好,而被人认为有价值的稀缺物体。

服务:人所实施的一项能满足他人偏好的、有价值的任务。服务是人的劳动力创造的“物品”。

这里不用需求,我想是因为偏好比需求更多一层排序的含义 

主观的:因人而异,“情人眼里出西施”。

效用:经济学教科书中普遍使用的术语,用来描述人从一件物品或者服务中获得的价值。

累进所得税制:一种税率随着个人和企业收入等级增加而上升的征税制度。

思考题:

1.为什么“德国攻击法国”的说法是有问题的?

2.为什么描述某人的行动的话语里隐含着他的信念?

如果我们认定某件事是有目的的行为的话,那实施者本人必然有这样的信念,他认为这么做会达到他的目的,满足它的需求。

3.有目的的行动能基于错误的信念吗?请举例。

4.经济学家说偏好是主观的,他们的意思是什么?

5. *经济学是否建议你不该捐钱去做慈善?

注释:

【注1】:尽管在一些罕见的例子中,当代的医生也会推荐放血疗法。但一般来说,这种早期的实践显然对病人并无益处。

【注2】:我们并没有说人们的日常语言很草率,我们只是指出,偏好这一术语在经济学中有着非常严谨的意义。类似的情况,比如物理学术语中的“功”,同样也是

有着非常严谨的科学上的意义,而人们日常生活中说到功的时候,并不一定都是指物理学上的意义。

【注3】:在本书的这一阶段,你也许觉得这些例子比较枯燥乏味,但现在掌握好这一要点,对于后续课程中解释价格的形成是很重要的。

【注4】:要解释友情排序的区别,甚至无须假设乔和比尔各自与萨莉和拉瑞相处时表现不一。即使乔和比尔无论跟谁呆在一起时都是“同一个人”,但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他们会排在不同的位置,这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你已经猜到了——因为偏好是主观的。也许乔爱用胳肢窝弄出不雅的声音,萨莉觉得很恶心,但拉瑞却觉得很搞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