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数年话高考
最近因为家里亲戚报考,身边也有朋友的孩子高考,都在讨论报考专业的问题,也让我萌生了写一篇文章的想法。温暖君觉得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接下来几年你在哪里吃鸡,还决定接下来的几年,你在哪里炒股。甚至还决定了你未来爱情的方向。
有些话,公开聊,总是很尴尬。今天就想聊一些那么不正确的事情,说一些不符合主流的话。
说一些客套的话,挺简单的其实。毕竟,三十多岁的人了,这点话还是可以张口就来。我认为从这四点去考虑比较合适:第一,调整基本心态;第二,做好时间管理;第三,达成学习目标;第四,培养个人风格。
行行出状元,不管你是在科研所做实验,还是在送美团的快递,或者在祖国边疆浴血奋战,也或者做一个白衣天使,今年新冠疫情,还能去一线救死扶伤,舍己为人。
确实工作本身不分高低,所有的我们,都是为了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那位快递员可能将来会被机器人代替,现在的收银员,有了支付宝;司机有了无人驾驶汽车;前台有了线上预约。快到40才发现行业的天花板竟然如此低。但是我始终相信,他只要肯努力吃苦,一定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
那位科研如果正好做it,前段时间疯炒的华为少年,一入职就是200万年薪起。足够努力的话,现在27,做好财富管理,40岁应该可以财富自由,一年工作三个月,剩下时间要么去澳洲钓钓鱼,要么去马代游游泳,这也是为祖国做贡献,贡献理应无大小。
可是当面对具体的个体,面对具体的家庭,面对孩子的父母,太客套的话,没用,他们能听的进去吗。都曾在生活里跌打滚跑,都是为了孩子费尽心机,这些话,听完,不要怪人家转头就走,说咱没诚意。
温暖君毕业数年,在这里想分享一些基本常识,个人观点,还请轻拍。
1, 关于高考毕业方向,能去大城市就去大城市,
除了日常大家都会聊的 医疗,教育,城市化发展,就业机会等,与二三线城市相比有更的机遇,我们还可以从城市发展背后的逻辑来讨论这个话题。
一线城市固然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大,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来过大城市,就一辈子选择在二三线城市生活一辈子,也会很幸福。但是如果你的孩子选择留在这里,那么大概率,回不去了,比如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一线城市有大的基础建设投资,有大的金融产业,举全国之力投入资金,那么只要你奋斗在这片热土,你肯定能够享受这部分国家投资的固定收益。其实回头看看,人一辈子,陪伴成长能够获得的固定收益的机会,并不多。
举个简单地例子,五年前你在上海买房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你再二线城市买房的收益。现在把这套房如果卖出,再去买二线城市的房子,说不定你手里还能剩下当初的首付。我之所以买上海临港,其实也是基于这个底层逻辑。
我陪伴你成长,你许我一个固定收益,就是这么个道理。
其次,一线城市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很多工作,你回到二线城市根本没法工作,比如自媒体运营,比如人工智能。而且一线城市相对市政公开透明,在上海窗口办事,你能够获得最大的公平和回复。
不要小看市政透明,这意味着努力就有回报,哪怕你做快递员辛苦的要死,你起码一个月至少一万块收入。不要小看市政透明,意味着你出门办事,只要按照流程走,窗口人员不会叼根烟,和你装大爷。不要小看市政透明,二三线城市可能只服务少部分人的利益,你如果在底层,只能被逼迫绕路走。
最后,一线城市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会想法设法的多维成长。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一身才华傍身。所以生活在一线,35左右的年纪,压根没有空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谁不是负重前行。从刚需到学区房,从公立到民办,每一步都是压力。
也正是这每一步的压力,很多人反而在压力中渐渐找回自我,看书,喝茶,旅行,摄影,财商课。说实话,虽然我很喜欢打麻将,但是来了一线,已经很久没摸过了。
人生几十年,把她看做时间轴的话,如果你在不断成长,那么你的事业生命线会不断延续,所谓才艺多,也是生活的趣。生活的有趣,有时候真的和钱多钱少没有多大关系。
尤其是看到cara递给的一本摄影图册,一个父亲送给十岁女儿的生日礼物。一冰一世界,一生一南极,题词经验到我。也更加让我确认文字记录来时路的决定的正确。
体制内的某些岗位,有些父母提前在高一高二就已经开始布局。之所在报考志愿的时候纠结,那可能是高考成绩比平时产生了大的波动,需要周折一些,但是还是按照既定的路线去选择。他们会去打听对应的岗位需要具体哪些学校,对应的专业类别。在入大学以后,还需要哪些实习履历匹配。
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是父母精心设计好的教程,就是为了等毕业那一刻,一击即中。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本科毕业那一刻,还是对社会,对专业懵懵懂懂。
做过销售的可能都明白一句话,招标是内定合法化的过程。当标书发出来的时候,基本上就能确定谁中标了。嗯,很扎心,但是有道理。
比如我本科的一个同学就没有继续读书,毕业就回了浙江,现在已经是一线高中教育骨干教师。日子挺好,顺风顺水,没啥压力,幸福指数蹭蹭蹭的往上涨。为人师表,父母依靠,这日子的幸福指数指定居高不下。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你需要了了解孩子的性格,知道孩子的需求和性格。你需要知道大概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教师,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的收入远远赶不上在金融一线卖命和苦逼的码农收入。但是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的压力怕是比这部分人小得多。
父母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提供给孩子多维的思考角度。行业的利弊,当然大前提是父母自己也在一直学习,交友甚广,渠道消息多。
说白了,就是你要明白,你赚的每一分钱,每一份收入,代价都不一样。
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不停地渡劫,能渡多少劫,你就能获得多大的成就,还有盖棺定论时,你就能获得什么样的定论。有的时候,差一分一毫,就是过不去。
4.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工科为主,一路在材料化学的路上越走越远。从中级工程师到高工,好像仅此而已。那么当你实在不知道读什么专业,两眼抓瞎的时候,不妨读一些有含金量高的证书这些专业,大学的时间也就不要全部浪费在谈恋爱和打游戏了,不妨考点含金量的证书,这是毕业找工作的硬通货。
当你的简历上出现CPA/CFA/CPB/托福/雅思/六级/专八/PMP成绩时,你的面试官肯定眼前一亮,你大概率在一群懵懂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而且如果你能通过学生会的人脉,认识以前毕业的师哥师姐,了解他们的优秀的去向,认识,沟通,甚至于求助,或许他们还能成为你的保荐人,走内部推荐通道,远比你的简历被埋没在HR手里的成千上万份简历强太多。
如果你想知道HR怎么筛简历的,正好有三个资深HR闺蜜是做这一行,需要的话,可以和你好好探讨一番。
在看《人生由我》这本书的时候,梅耶主动去链接营养学社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人脉,而埃隆·马斯克进入微软工作,也得益于梅耶,感觉作为父母,要学会高质量的奋斗,努力去做到理想中的自己。
所以作为妈妈们,也不用太焦虑,作为母亲,只要尽己所能好好生活,对成功充满期待,让孩子看到努力成为更好妈妈的自己,就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这可能也是我在码这篇文章更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吧。就像那位爸爸送给孩子的摄影图册,我们只是证明,我们曾经认真活过,来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