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不想教育我的孩子要听话
从小到大,我们好像一直被教育要听话,出生以后听爸爸妈妈的话,上学以后听老师的话,毕业以后听老板的话,结婚以后听老婆或老公的话,老了以后要听孩子的话。
纵观一生,好像如果要过的安稳,先要学会听话。
如果我们是木偶,或者是一个智能机器,那么只要在遥控上设置了听话键,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可我们是吗?对,我们不是。我们的大脑有思维,我们的四肢要活动。
小的时候,我们听到最多的批评可能就是这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是一种反问句,为了突出比陈述句更强的语气,所以家长们用了反问,意思就是你太不听话了,所以才导致了你犯错误。
对于许多问题的答案,我们都过多的被动选择了听话这个结果,却很少有人问我们是怎么想的,我们的观点是什么。
于是,“听话”这个词简直成了育儿法宝。
现在看来这个法宝导致的后果就是淹没了太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记得大学时候教育心理学老师在关于孩子好奇心这块讲过她在育儿中的一件事,虽然是再平常的一件事,不过给我的触动却很深,所以到现在还有印象。
她家是个男宝,相对来说比女孩更好动。小孩子向来对各种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哪怕是家里最普通的一个热水壶。
第一次他想去摸那个热水壶,他妈妈及时制止了他并告诉了他这个热水壶会烫到,要听话,不能摸。
于是小男孩没有去摸,离开那了。
但以后每次玩小男孩都跃跃欲试的想凑到热水壶那去。到底是学教育心理学的,他妈妈发现了这个情况,就带着他来到热水壶旁边,把壶盖打开,让他用小手感觉一下壶里冒出来的热气。
小男孩把手还没伸到壶的正上方就已经感觉到了一股热气,瞬间就把手抽回来了,口中喊着烫烫烫就跑开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关注过这个热水壶,因为他知道里面装的不是玩具,而是会烫到手的热水。
很简单的一件事,却让我印象深刻,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因为我们过多的接受了听话教育。却从来没有人带我们去试验过不听话是个什么后果。
我们总是习惯了过度的保护孩子,一件事告诉他不许做就是不许做。好像做了就一定会受伤,就像现在还有许多家庭是这个情况。
要听话,刀不准碰,因为刀刃锋利会划到手,在ta拿东西都拿不稳的情况下这些当然不能碰,但是在他手部肌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切土豆丝这样的细活为什么不让ta去尝试一下。至少让ta能学会照顾自己的能力,还是因为你觉得家长就是ta的坚强后盾,ta不需要学会照顾自己。
要听话,电不许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完全知道了电的危害。告诉他插座的正确使用方法,他完全可以自己搞定。生活完全电器化的时代对于使用插座这是最基本的。所以有时候我使用电器会有意识叫刀刀帮我把插座放好。而且每次他都能小心翼翼的完成。
要听话,火不能碰。对于这点,小孩子确实是不能玩火的,但是在家里平时也只有做饭才能接触到火。有时候我在做饭的时候刀刀会跑到我身后说,妈妈,我帮你做饭吧。可能他完全是出于好奇,不过我很少拒绝他,我让他试着自己拧开炉灶的开关,告诉他怎样拧是开,怎样拧是关,对于他来说是毫无压力的,因为只需要转一下按钮就可以的。我想如果我哪天不在家,他自己煮个面是完全可以搞定的。
对于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看到了太多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前面东摸摸西动动,大人在后面边追边喊脏死了,不要乱摸,听话,手脏了怎么办?手脏了再去洗好了,本该是好奇的年龄,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还谈什么孩子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
本来是一个不太高的坡,家长大呼小叫的喊道,赶快下来,听话,别摔倒。让ta尽情的玩摔一下又怎样,完全安全的高度又不会摔伤,最多是哭一场,可能过两分钟就忘了。而且被摔到只是众多结果中的一种。
归根结蒂,还是因为我们习惯把自己的主观认识强加到孩子身上,并且让孩子在没有尝试的情况下去无条件的遵守。
所以你帮他把危险和磨难全都省略了,只给他安全和舒适。
可是人的一生并不是这样子的,人们常说,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让他变的胆小软弱,没有主见。
每去尝试一件事,先把最坏的结果放在最前面,甚至还没有尝试就已经放弃。
因为你一直对他耳濡目染那些不被允许的事造成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从来没有鼓励过让他试着去尝试一下,可能结果并没有那么糟。
相反的他却因为放弃了尝试和体验得到的是你的赞赏和表扬。
于是就在这样的表扬和赞赏中一点点的磨灭了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什么那么多的报道通篇都是一个结果,要么是中国的小皇帝最多,要么是中国的孩子创造性和探索性低于其他国家的孩子。
这一点,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最清楚,因为是我们过多的保护了孩子。
是时候把你“圈养”的孩子放出来了,不要再对他说:要听话,这样做不行。
要学会对他说,这些没什么的,不信可以去试一下。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