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原创微小说

不念佛, 只念你

2017-10-15  本文已影响6人  愚姜

又是一年春往去。

叹那悠香残落,盼那人儿归矣!

不念佛, 只念你

 望月亭里琴声袅袅,歌声灵动,亦带着几分柔情。

 佳人倾城之姿,如仙之态,青丝飞扬, 超凡脱俗,如此让人望尘莫及。

  白皙纤细的五指抚过琴弦,一阵阵天籁之音响彻云霄,引来无数飞禽蝶舞,还有一位睹过万卷书的贤人。

   丫头轻笑,“小姐,你看,好俊的少年郎”

琴声终止,她缓缓抬头,那是怎样一张绝色容颜,红唇轻启,一籁清铃,“陌上谁家少年,如此书香朦胧,好生气质。”

  少年缓缓上前,附手作揖,

      “小生年年抱得三冬足,此行便是上京赶考路此凉亭,有幸听闻姑娘仙音,  颇感荣幸,  路途干燥,  能否向姑娘讨一杯茶水。”

 

  少年一番先夸后讨,惹的美人掩嘴轻笑,还生起一丝玩闹之心。

  “公子到是精明,可我一杯茶水也是金贵的,若无益处,姑娘我也是不给的”

  丫头眨眼,感叹自家小姐无处不耍弄人,可心地那也是真真好的。

  少年有些无奈,“小生一介布衣,实在两袖清风,若姑娘不嫌,我便为姑娘画一副丹青做为益处可好。”

  佳人含笑应允,少年铺纸做画,须臾之间,一副美人抚琴作栩栩如生,正是方才少年初见佳人的画面。

   “什么茶水,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罢!”丫头笑着打趣道!引得美人红了脸,少年乱了心。

   茶水一杯饮尽,该离去,就莫要徘徊,可怜那幅丹青美则美矣,却无人题字。

   “请留步,公子如此才华,小女到也想班门弄斧了”美人身姿袅袅婷婷,拿起墨笔。

  字迹婉约有精雅之气。

 ‘恰是时节好花天,谁料辜负春心,独自闲聊独自吟,’

  “这字题的如何?”

她等着回应,他却不知如何回答,如此意韵,难免惆怅了些。

  “为何是这般意境?”

少年不解。

  美人自嘲一笑,“十里长亭独自弹,不知日月,不知何夕,不知何意,只待琴终人倦,可不就是剩一人。”

  说罢!她翩翩落座,叫上丫头送客!

 少年眸光瞬暗,心底情绪万千,几度欲言又止,终是开口,“小生名换白书然,能否请问姑娘芳名?”

   “安玉颜”

三个字,就那样淡然而出。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少年独自喃语,随后道一句告辞。

 曲尽人终散,人走茶也凉

安玉颜呆呆的看着白书然离去的方向,无奈君心难测,倾却一颗芳心暗许。

 多日后,人已在京城的白书然收到一幅画像,身后青山环绕,绿装素裹,一名女子,一位少年,一座凉亭,那样的和谐,那样的相得益彰。

不念佛, 只念你

  仍是一幅待人题字的好画,少年拾起笔墨,挥笔纵横画中。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兮,思之如狂”

字里行间都是掩盖不了的爱慕和思念。

  有些人,看一眼已铭记于心,何须用相熟来造作。

  少年暗自起誓,待他功成名就,定携她共奏此生。

 天不如人意,少年名落三甲,败给官官相护,输给世态悲凉。

  回到家中,七旬老人已然逝去,回到凉亭,佳人已不知何方。

 功成名就又怎样,已无人享,无人笑。

 白书然站在凉亭外许久许久,蓦然一排小字让他疯一样的往官道跑去。

 ‘苏州、安府、安玉颜’

这几个字,让安静的少年乱的方寸。

  夜凉如水,是谁站在安府外头一日夜,却迟迟不前,看着那些三媒六聘,彩礼万金,纷纷行入安府,白书然笑了,许是他一厢情愿了,天鹅与雀,怎能共赴黄泉。

 爱而不得,却也忘不得,既然忘不掉,何不修心。

普光寺内,三千墨发已然落地。

  从此!了断尘缘,一切无因亦无果。

  都说苏州普光寺的签很灵验,该来的终究会来。

 菩萨坐下,佳人红了眼眶,多少难言的苦涩,化作阵阵悲凉!

  “玉颜,你和这位小师傅认识?”旁边的好友出声询问。

 “不认识!我只是想寻小师傅解只签”

   “解签?”

“对!解签”

  

  安玉颜一步一步走向不再是昔日白衣墨发的白书然,声音有些哽咽。

 “小女有一只签,不知小师傅可有解法。一杯清茶无人饮、三千青丝无人梳、细眉柳叶无人画、这茶是否倒了,青丝莫不是该断了,这眉许是也不用画了?”

  榆木声止,禅珠散落一地,从始至终一动不动的人再一次乱了心,却是一言不发。

  “呵!看来小师傅也不知如何解,小女叨扰了”  她苦笑!

他拦住欲要离去的她,安玉颜面露喜色,“可解?”

 许是有太多话,后只剩下一句禅语。

  “阿弥陀佛,  多谢女施主添的香油钱,”

霎时间, 佳人眼色迷离,落下两行清泪。

 

不念佛, 只念你

那日的她好美,红稠遍地,浓妆盖眉,一入花轿,嫁为人妻,可为何那么喜欢看着普光山的方向?因为那里的山美,那边的云白吗?。

  普光寺中的他,心始终装不了慈悲,只装得下那一人,却甘愿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断的了红尘, 却断不了倾心之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