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稀罕之物)美食乡土故事

关于地稔的记忆

2017-10-30  本文已影响305人  西瓜甜甜啦

打我记事起,就会传唱一首儿歌“暗蛋(即桃金娘)乌(黑),狗勒(即地稔,,音同忍)醋,暗蛋叫好吃,狗勒毛味道。”

这儿歌是用家乡的闽南话唱的,它的意思是:桃金娘快成熟的时候,地稔还很不好吃,酸得像醋一样,等桃金娘可以吃了,地稔却已经过气了,不好吃了。

这儿歌说明地稔地稔好吃,而且时间短。

这就是桃金娘(树上长的) 这就是地稔(地上趴着的)

02

小时候天天唱着、吃着、看着、玩着的东西,却直到那天晚上我才知道它的学名。原来,我们所说的“狗勒”它的学名就是地稔。

小时候的我们嘴馋,总是不等地稔成熟就开始吃。因为地稔多,随处可见,虽然口感远不如桃金娘,但有吃总比没吃好吧?

地稔、桃金娘都在入秋才成熟,可是一进入夏天,地稔刚有点发红,我们就开始吃了,地稔看着红,但多汁液的地稔总是一次次地“出卖”我们的行踪。

每次一回到家,看到满嘴乌黑的我们,母总会骂我们这些小馋虫:“贪吃,你们成天就知道贪吃!现在是什么时节啊?那酸不溜秋的狗勒也能吃?”

有什么办法呢?小时候的我们没有零食、没有玩具,更没有各种各样的水果,我们有的就是漫山遍野的野果,有的就是漫山遍野地疯跑找吃的精力和耐心,比起肚里的馋虫,那点酸算什么呀?

03

地稔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乌饭”了。三月三,也叫“乌饭节”,又称“称歌节”,俗称“上已节”,是畲民的传统节日。

相传在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着畲族人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将士们靠吃一种叫‘呜饭”的野果等充饥度过年关,第二年三月三日冲出包围,取得胜利。为纪念他们,人们把三月三日作为节日,吃“乌米饭”表示纪念。

因为我们附近有很多畲族人,所以我们这些汉人就被同化了吧?小时候的我们也吃乌饭。那乌饭到底是怎么做成的呢?

春天一来,地稔那细长的叶子就密密麻麻地铺满了山坡,随处可见地稔的影子,到了农历三月三前夕,父母就会叫我们这些孩子去摘地稔的叶子。

叶子摘来洗净用手揉搓、挤压以后,原本绿油油的它们就会流出一种暗红色的汁液,大人就用那汁液来浸泡糯米:雪白雪白的糯米被地稔的汁液浸泡一夜以后,它们就开始“变色”了:浸泡到汁液的糯米就会变成红中带黑的很漂亮的颜色,而没有浸泡到的就只有微微的红,有的甚至还保留着原来的白色。

但那些糯米只要用饭甑蒸熟以后,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变成乌黑乌黑的“乌饭”了,那是我们小时候三月三必吃的一道美食.

绵软可口的糯米浸透地稔特有的清香,每一粒乌饭都乌得透透亮,非常诱人,非常好看,当然更是唇齿留香,非常好吃。

04

渐渐地远离了家乡,也远离了那香喷喷的乌饭,地稔也离自己越来越远。

直到来这里的第一年,因为老是肚子痛,婆婆听人说那是因为小肠疝气。于是她就挖来地稔的根炖猪小肠给我吃,看着再也熟悉的地稔,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仿佛又看到当年那个因为贪吃而满嘴乌黑的阿清了。

前晚,当我在一文章里面看到这种陪伴着我们整个童年的野果,就那样赫然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随之所有关于地稔的记忆都从尘封的往事里苏醒开来、一发不可收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