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敦煌简友好文互动专题韩非子之道圣贤书友会

《韩非子•五蠹》之十五,权力相争的根本原因!

2022-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读史明智慧

【读经典】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争士橐(tuo),非下也,权重也。

简单翻译下:古人轻易辞掉天子的职位,并不是什么风格高尚,而是因为权势很小;今人争夺官位或依附权势,也不是什么品德低下,而是因为权大势重。

【谈心得】

在讲完疏与争和财物的多寡关系后,韩非接着讲了权力的薄重问题,他一针见血的指出,面对舜禹时代的艰苦原始生活,穿兽皮、住茅屋、吃粗粮,这样的王真是没有多大吸引力,所以韩非才说“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

而当今的臣子,争着当官,也并不是什么“为民”的高尚品德,而是为了贪图享乐的权势,比起舜禹时代的物质匮乏生活艰难,春秋战国时期王公权臣的生活质量那是相当的高。

权力本身并无对错,关键是权势背后的利益,让人们趋之若鹜,如今时代权大势重,额外利益随手可得,导致对权力的争夺就像喝酒一样,熏的人们忘记权利的本源,纷纷为之迷恋。

韩非在《五蠹》的开篇就讲过从权力的本源,从有巢氏、燧人氏到尧、舜、禹的历史提炼出权力的本源是为民解决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财产丰富起来以后,权力就成了管理与分配社会资源和国家财富的工具。

因此权势背后的利益是成了让与争的根本原因,舜禅让王位给大禹,并非什么高风亮节的品德所为,而是没有什么利益可得;当今的官员争位攀附权贵,也不是什么品德低下的表现,而是看重权大势重。

权力的特殊地位日益彰显,背后的利益突显出来,权力背后的主宰者,因为贪图权力所承载的利益而利益熏心,违背了权力为民的初衷。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人,就像喝的酒本身无对错,但喝了酒的人酒驾就会酿成大祸。

韩非拿舜禹时代轻辞天子,与当世权力相争做对比,再次强调物质财富决定思想意识。这和儒家思想的认知截然不同,儒家主张仁义道德,强调以国为家,想把人都修炼成为圣人;而法家思想更实际的讲权势之下有利可图,背后是大把的财富诱惑,让人成为更现实的俗人。

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国家治理也会越来越繁杂,很难要求所有的官员舜禹一样成为真正的“人民公仆”,但是可以通过法制规定的奖惩制度,让有能力的掌权者不忘初心,遵纪守法,在实际操作层面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