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的《石头记》中国传统文化读书

浓缩的《石头记》——《红楼梦》前五回赏析(12)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13人  梦网中人
浓缩的《石头记》——《红楼梦》前五回赏析(12)

  【第五回】

  林黛玉倍受贾母怜爱,与宝玉也是“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可是,现在来了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人,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

  宝钗出色的外貌和“会做人”,博得众人的好感,这给黛玉造成了威胁。一是怕宝钗分享贾母的“怜爱”,二是怕宝钗插足她和宝玉的“亲密友爱”关系,因此心中感到不快。

  对于黛玉的“不忿”,“宝钗却浑然不觉”。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的。以宝钗的聪明和女性的敏感,对黛玉的“不忿”不可能觉察不到,所以,宝钗只是装作“浑然不觉”罢了。

  至此,作者还没有让宝钗说一句话,仍用白描手法写宝钗,让她“深藏不露”,与宝钗深藏不露的个性相得益彰。宝钗是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人物,进一步说,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所以,她是封建制度的支持者,封建礼教的虔诚信徒。在她美丽、端庄、贤淑的外衣下,掩盖着封建卫道者极为虚伪的灵魂。她一进贾府就迷惑了多数人,就是最底层的小丫头,对她都产生了好感,与“孤高自许,目下无人”的叛逆者林黛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黛玉的“反传统”,由宝钗的“正统”得到了很好的衬托。

  贾宝玉“一片遇拙偏僻,视姊妹兄弟皆如一体,并无亲疏远近”,这就使得与他“熟惯”“亲密”的林黛玉,有了求全之毁,发生一些小冲突。说明同样具有叛逆性格的宝、黛二人,往往在思想的某些方面产生分歧(或许,宝玉是要先争取民主平等,后争取自由;黛玉是要先争取自由,后争取民主平等),给代表“正统”思想的宝钗造成可乘之机。

  全篇小说宝、黛、钗三者的微妙关系,在这里作了概括性的描述。

  贾宝玉随众人到宁国府赏花,午饭后想睡觉。宝玉随秦氏来到上房内间,见挂有一副《燃藜图》,心中有些不快。又见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急忙说“快出去!快出去!”一刻也不想在房内待了。

  《燃黎图》画的是神仙持青藜杖,吹杖头出火,照汉代儒生刘向夜坐诵书的事迹。对联的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本领也是文章。”画与对联相辅相成,是劝学“仕途经济”的楷模和格言。

  宝玉见了,“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

  宝玉反传统的思想性格,在这里明显地表露出来。

  贾宝玉一进入秦氏的房间,就闻到一股甜香,立刻觉得“眼饧骨软”,向壁上看时,见有明代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还有宋代秦观的对联;屋内摆设有武则天、赵飞燕等历史上的名女人接触过的物件。宝玉连说“这里好!”。

  《海棠春睡图》画的是杨贵妃的睡态。宋人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说,唐玄宗在沉香亭召贵妃,玄宗笑其“鬓乱钗横,不能再拜”的醉态说:“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唐伯虎据此典故作画。画两旁挂的对联是秦观所作:“嫩寒锁梦因春冷;香气笼人是酒香。”上联是说,初春因天冷不能入梦,青春寂寥,孤枕难眠;下联是说,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其隐意是:花香自然招蜂引蝶。秦可卿挂这幅对联,反映出她内心的孤独感。

  宝玉特别喜欢秦可卿的房间,因为他们趣味相投(后面将作详细解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