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饱,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
最近有注意到一种人生态度,叫半饱。
饭不吃撑,水不喝胀,生活适当留白,关系亲疏随缘。越想越觉得妙极。
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实验,调查者随机邀请了50人进行实验,让他们梳理自己的微信通讯录。
首先他们被要求删掉通讯录中未见过面或者仅有一面之缘的人。
然后删掉只和自己有工作关系的人。
再然后删掉曾经很熟悉但是如今不再联系的人。
最后几乎所有人的微信里,都只留下了个位数的好友。
看到这个结果,在场的参与者都陷入了深思,成百上千的微信好友,真正深交的关系,不过寥寥。
而与最终这些始终相伴的人的相处,才是最应该被真诚且热情相待的关系。
你看,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一直走上坡,但有时候很多东西并不是越多越好。
花半开月半圆,慢慢的更容易长久,简单的,才越轻松。
蔡康永在一次采访中说:
“其实我鼓励大家做一个比较冷淡的人,我不认为过于温暖是一个跟别人维持良好关系的一个好的立场,如果被温暖两个字绑住,就更吃力。”
深以为然。
状态往往都是相对而言,没有冷漠,又如何能成全温暖呢。
正如古训所言:“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
相遇那么多次,大多不过是擦肩旁观,所以真的不必试图把太多人请进自己的生命里。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尝试半饱,会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
其实不难发现,真正活得舒服的人,往往都是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人。
不去刻意营造一种合群感,也不需要莫名其妙地讨所有人欢心,更不必不熟强装熟。
因为没有人可以面面俱到,想要八面玲珑,首先累的就是自己的心,而真正深厚且长久的感情,靠的从来都不是日日热闹的相聚琐碎。
拎得清的人,是默默地把重要的人放在最有分量的位置,减少无效消耗,精简但真诚。
不讨好每一分敷衍,不亏待每一份热情。
跟真诚的人说话,跟靠谱的人做事,跟同频的人交心。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