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两个原则,带给我的触动
人生要面临很多选择,有些选择很难决定,有些做出选择后会后悔。昨日阅读到一段话,让人幡然醒悟。
书上说,选择有两个原则。第一原则是要想清楚我们作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即按照经济学的模式来思考怎么选择,不止考虑经济因素,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在这样的角色模型中,我们需要的是如何获得更完备的信息,来准确地预测未来。它的弊端在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我们只是做了信息的计算和加工。
第二种思路,是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放到自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不同自我的竞争,每一个选择背后可能的自我是什么,我们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又愿意为哪一个自我站台。
“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选择的真正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我们是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的。这会让人感到焦虑。
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我们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
回想职场路上遇到的诸多选择,尤其是一些机遇降临在自己面前时,我的选择确实更多出于想成为想要的那个自己,而想要的自己的形象哪里来,个人的见识。当个人见识浅薄、狭隘,选择就会比较短视。由此,在年轻时候拓宽视野是多么重要。当年岁上去,对自我期待不一样,才意识到错失了许多的机会。
阅读这段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自己当初为何做出那些选择。
选择的第二个原则是环境还是自我创造。这段阅读对于当下的我来说,触动很大。
我们面临两难抉择时,很容易从环境的角度去思考,要么顺从环境,要么反抗环境。无论哪一种,我们都没有脱离环境本身。这种思考方式其实是在假设: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把选择的权利交给环境时,我们就没有在作心理的选择。这时,我们很容易被一种无力感淹没。还是要回到: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个选择中把自我变成完整的现实。当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我们跟选择的关系就不一样了。依然会感到艰难,按时我们不再被环境或问题支配了。
决定选择的力量不再来源于环境,而是来自他对自己未来的构想。不是环境让我们做出选择,而是想成为的那个自己让我们做出选择。即,不是喜欢的环境就坚持,不喜欢就不坚持。相反,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了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克服的困难,环境成了整体图景的一部分。把创造自我当作目标时,我们对风险的思考也会不同,我们会把风险能否帮助我们实现志向的方面考虑。
我这几年在工作环境遇到的事情,让我数回想离开。最终留下主要是领导不放人,调动受阻,还有女儿就在附近读书,方便照顾她。但是,小环境没有改变,如何面对。我选择了更宽容地对待他人,看待事件,以及更多地精力投放在自我建设上。
我利用空课看书、听课、写作,在独立空间里做一切想做的事情,在这个空间里和喜欢的信任的人交流,打碎原来的小环境,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自己忙碌起来,充实起来,在网络上认识更多的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在与有趣的灵魂碰撞中,丰富自我,认识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留下,不仅仅是被动的,也有主动的因素。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我依然有选择成为更喜欢的自己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