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2018-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waiyeong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金伯莉•布雷恩 (Kimberley Clayton Blaine) (作者), 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兒童教育專家

夏欣茁 (译者)

使用暴力對待孩子,等到孩子有反抗能力的青春期的時候孩子就會叛逆。

盲點/誤區

  1. 控制型父母
  1. 放任型的父母
  1. 賄賂型父母
  1. 忽視或低估型父母
  1. 以消極後果作爲懲罰的父母
  1. 體罰

正確做法

情感引導

怎麽做?

步驟
  1. 學會給孩子先埋下一個種子
  1. 學會不斷地觀察和判斷孩子
書:《關鍵對話》
  1. 引導孩子來解決問題
    你覺得怎麽樣解決問題
    怎麽樣才能跟小孩子好好的一起玩?
    你覺得要怎麽才能夠讓你們開心,不打架?
  2. 做對了以後,要告訴孩子這個行爲做得很好,這個行爲就叫著什麽
案例:

孩子哭鬧,趁機教育。問什麽是耐心。解釋,大牛奶還沒來的時候也可以不哭,這叫著耐心
播下種子,教育結束。

第二天,又哭。
爸爸昨天跟你講什麽是耐心,你還記得嗎?
沒有大牛奶也不哭。
好,試試看,能不能表現出耐心?我們試試看,表現出耐心給媽媽看看。
使勁兒忍著,媽媽過來,抓緊機會去塑造行爲,,告訴他這個就叫著耐心。
跟他的媽媽說快來看,你兒子表現出耐心了。
真棒,剛剛這個行爲就叫著耐心,你已經學會了。

小孩不會撒潑打滾、哭鬧,會商量、溝通。

確認情感
遇到挫折怎麽辦?
用情感引導幫他學會一個東西

父母説我不要你啦,發生這樣的事情一次,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孩子就知道父母對他根本就不是無條件地愛。

當你給愛附加上了這麽多條件之後,你就知道爲什麽孩子在你面前不能夠輕易地接受錯誤了。一旦輕易地承認錯誤那就意味著爸爸媽媽可能會不愛他了。這他不能接受。

你越批評他,他就越敏感。

無條件的愛不等於溺愛。

正因爲爸爸對你是無條件的愛,所以爸爸才要來幫助你,因爲爸爸愛你所以爸爸告訴你什麽是對的。

批評,糾正行爲之後,還要再説,儘管爸爸批評了你,糾正了你的行爲,但是爸爸依然愛你。這才是真正的無條件的愛。

這才是一個家庭裏應該有的語言模式。夫妻之間也是一樣。

當孩子做對的時候我們要把握告訴他這是對的,并且告訴他爲什麽。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并且積攢大量的正確的行爲。他跟這個世界是和諧的。

老一輩的父母不也這樣教我們嗎?我們也不是一樣的長大?
能夠父母親自己帶孩子當然是最好的。

一定要爺爺奶奶帶可以跟他們溝通,講一講這些知識。

孩子探索新東西的願望才是最重要的。讓他保持著有一個喜歡探索的感覺比糾正他要正確得多,要重要得多。
爲了糾正而導致孩子不愛探索不愛學習了,這是得不償失。
學習,發現了它的樂趣就會去做。

孩子找到了樂趣他就會去學習。
培養孩子情感表達的方式和對事物的專注性很重要。
怎麽樣培養孩子對事情感興趣?堅持?
找到樂趣,用情感引導。看孩子對的地方。
原始社會的壞習慣,衹看到危險。

好句子

  1. 一般複印件出現問題,錯了,會是原件出了問題出錯了,不是複印過程。
  2. 培養一個人最好的機會是當他做對的時候,而不是做錯的時候。
  3. 讀書就是爲了能夠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困難
  4. 夫妻關係要遠遠優於親子關係。讓孩子感覺到安全的最好方法是父母的關係好。父母的關係好影響孩子更大。
  5. 謹慎的基因會影響到你對他人的鼓勵。

喜歡書的原因

  1. 重點突出
  2. 結構清晰
  3. 情感引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