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用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还是自我提高
主题:做“绿巨人”,还是做“蜘蛛侠”?
片断来源:《罗辑思维》第20期
这种理论落实到读书上其实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一种读书方式,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绿巨人”模式。
绿巨人由于愤怒变得强大,然后他就一定要干掉对方,这是传统时代读书人的方式。很多大学问家、老教授们经常在学术会议上争得面红耳赤,然后有的教授拍案而去,终身绝交,从此提起那个人就口出恶言。当然除了个人修养的问题,我觉得这也跟传统的知识体系有关,
因为那个体系只有两个标准,一个叫是,一个叫非,一个叫对,一个叫错。谁对了,谁就占据了中心,谁就拥有了资源,谁就高居在塔顶。
另外一种读书的模式叫“蜘蛛侠”模式。
你看蜘蛛侠每射出一根丝,它会挂住一座高楼大厦的拐角,为什么?他要借力往前走,他不跟这座高楼大厦较劲儿
这个现象在网络上特别明显,在“罗辑思维”的粉丝群里也特别明显。
有的人觉得,你说错了,你说得不对,你的观点是有害的,他就站出来,用很脏的话骂你。
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绿巨人,因为在他的是非观点当中,他觉得你错了,他被激怒了,从而获得力量感,证明你错我对,所以我在中心。这就是典型的被激怒的很有力量的绿巨人。
可是也有一类用户,他不管这些,他只在你这里吸收东西,你说得有没有道理不重要,只要滋养我,我就能不断往前走。
What-从这个片断作者告诉我们,读书方式有两种:绿巨人和蜘蛛侠模式。代表着是传统和非传统方式。前者是要分出是非对错,争当老大成为中心。后者只要取其精华,据为己用,自我提高即可。
Why-这是因为,有些专家学者经过自己的深入研究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与角度后,他们可能会发现其他人的理解和认识没有达到他们的深度,他们希望纠正别人的错误、希望将别人引到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向上。当不能说服别人时,他们就生气。
但现代人,或者说是非传统的读书人,更关注当下,没有太多精力跟人、跟事、跟物较劲。他们需要更多的力量支持他们前行。合适就用,不合适的放下,不会花心思去争论、去动怒,也不需要去证明谁对谁错。
How-我们可以做的是:
第一是理解绿巨人为什么要去争论。他们会觉得要辨明真理。
第二是提醒自己,遇到绿巨人是要绕道。要争论的人是要彻底的胜利的,他们不愿意含糊。没这精力的是尽早绕开。
第三是向蜘蛛侠学习,以努力提高自己为目标,其他的不用分心。
A1-之前,看到那些喜欢争论、想表明他们的观点是如何正确的人,会觉得很难理解。有时还会说上几句。
读了这个片断后,觉得理解他们了。而且遇到到这样的人,一定要绕道,别多口说什么
A2-以后,要提醒自己,重要的是去学习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将学到的用于提高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就好了。不用花时间去理会太多的评论。
(2019-1016-日更109天)
******
每天学日语-67天
前天:ここ(这儿、这里)、そこ(那儿、那里)、あそこ(那儿、那里)、どこ(哪儿、哪里)
昨天:こちら(这边,ここ的礼貌形)、そちら(那边,そこ的礼貌形)、あちら(那边,あそこ的礼貌形)、どちら(哪边,どこ的礼貌形)
今天:きょうしつ(教室)、しょくどう(食堂)、じむしょ(事務所,办公室)
每天学英语-第27天
前天:One authority on spiders made a census of the spiders in a grassfield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and he estimated that there were more than 2,250,000 in one acre;
昨天:That is something like 6,000,000 spiders of different kinds on afootball pitch.
今天:Spiders are busy for the at least half the year in killing insects.
每天学古文—第23天
龙师火帝,岛官人皇。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服戎羌。
遐迩一体,率近归王。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维鞠养,
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错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
靡持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