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评价吕凤子:承历世之传说,开当代之新风
徐悲鸿:吕凤子承历世之传说,开当代之新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9886/127f245b2bea93b2.jpeg)
吕凤子(1886~1959)中国画家,教育家。原名浚,字凤痴,号凤子,别署凤先生。擅长中国画、美术教育。
一八八六年七月七日生于江苏丹阳。他十五岁中秀才,曾在苏州武备学堂和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学习,后到上海创办神州美术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9886/d6f5d8037825996f.jpeg)
一九零九年毕业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工科。曾任两江师范附属中学教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教授兼专科主任。
一九一一年创办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并先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江苏省立第六中学校长,南京中央大学(一九四九年改为南京大学)艺术系国画组主任、教授兼大学研究院研究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9886/ccae5328600d94fa.jpeg)
一九三五年任其创办的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校长,日军侵占丹阳后,率部分教师内迁四川,创办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后受教育部聘任壁山青木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一九四零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9886/b95a9ea8b37e3687.jpeg)
一九四二年创办正则艺术专科学校。
一九五一年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术系教授、江苏师范学院图画制图系主任。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9886/098d565bbda5a102.jpeg)
一九五三年任江苏师范学院图画制图系主任,兼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
一九五八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委员会主任,曾当选苏南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人大代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9886/9b8ece2911e1791c.jpeg)
吕凤子受“日式素描”的影响,他对于透视、解剖、色彩、构图,均深有研究。吕凤子曾编写过关于透视、解剖、色彩、构图等图画基础知识的讲义。因而吕凤子的人物画特色与前代人物画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他的人物画则写形貌色极为生动,颇有顾氏"传神阿堵"的妙处。他的罗汉图颇具特色。往往造型古拙,线条流畅。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9886/99abc64f5f0a5036.jpeg)
吕凤子的人物画的归类,虽有不少讽喻时局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但是绝不同于徐悲鸿的现实主义人物水墨画,吕氏的画品风格仍应归于文人画的范畴之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9886/c4f295581b620546.jpeg)
吕凤子的书法师承清道人李瑞清,极有特色。与他画风也能较好和谐。吕凤子对于书法与绘画之间关系的论识极有见地:“中国画一定要以渗透作者情意的力为基质,这是中国画的特点。所以中国画最好要用能够自由传达肩、臂、腕力的有弹性的兽毫笔来制作,用手指或其他毛刷等作画,只能构成一种缺少变化的线条,它不能用来代替兽毫笔。”而“成画一定要用熟练的勾线技巧,但成画以后一定要看不见勾线技巧,要只看见具有某种意义的整个形象。不然的话,画便成为炫耀勾线技巧的东西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9886/4ee9264be55473db.png)
吕凤子对于中国画的理解主要有两个层面:其一要用毛笔,即书法用笔。其二用线造型的目的是“形”,而不是笔墨技巧。而吕氏的这一主张应该是对于中国画发展极熨帖的建议:既不要放弃笔墨,又不要拘于笔墨。
徐悲鸿笑道说:“吕凤子承历世之传说,开当代之新风,三百年来第一人,非凤先生莫属!”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9886/127cc661d0bb1e62.jpeg)
吕凤子以其罗汉画和“凤体”书法取得了一生中艺术的最高成就,培养了如朱德群、吴冠中、李可染、刘开渠、王朝闻等一大批当代中国美术大家,在中国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被誉为中国美术界的“百年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