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驯狗一样来禅修——《当下的力量》读书随笔

2019-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放开那只橹毅基

之前养狗的时候,看过一些相关书籍,而其中,有一套叫做《狗狗心事》的系列书籍,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这一系列主要有四本(至少当时看的时候只出到四,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新的续篇),这些书并非都由一个作者所写,但所传导的驯导方式大同小异:卸下狗狗与生俱来的族群领导负担

简而言之,大部分人养狗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根源在于:狗狗天性习惯于将自己当作族群(简而言之,便是自己的饲养家庭)的领袖(类似于狼群中的头狼)。而人类在与宠物狗互动时某些约定俗成的行为反而巩固和强化了狗狗的这一观念(例如:回来后首先与狗狗打招呼;先给狗狗喂好狗粮自己再去吃饭),因此,狗狗便在一个和它原先所处的自然环境大相径庭的社会化环境中,错误地使用了在自然环境中有用、但对社会化饲养环境无益的行为模式与思维习惯

在这一领袖负担之下,它们会对与主人的分离感到焦虑——因为它们认为自己的族群成员会永远消失;它们会在家里来客人时大吼大叫——因为它们认为自己作为领袖,有义务承担保卫领地的责任;……如此这般,当代宠物狗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溯源为“它们承认了太多它们在当下的社会化环境中所不应承担的责任。”

因此在《狗狗心事》系列中,针对狗狗的种种异常行为,作者号召大家——通过日常行为来让狗狗明白,我们才是族群的领导,它们完全可以卸下自己身上的担子,享受一段愉快而无负担的狗生。

其中有一则让狗狗明白自己并不是族群领袖的方法我现在还记得:在每次喂狗狗吃饭前,在狗粮中放置一块用于人类食用的饼干,狗狗开始进食前,务必让他先耐心等待并观看主人吃完饼干,接着再让他开始进食。通过这一进食顺序的先后之分,狗狗便能了解到,自己的主人(而非自己)才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从而卸下自己身上“保家卫国”的重任。

当然,上述方法只是这一系列书籍中所介绍的一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阅读。由于本文的重点并不在如何驯狗,因此也不过多赘述。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看《当下的力量》时,突然想到:我们专注于当下临在(presence)、抛弃思维小我,回归大我的禅修方式,不是恰恰就像是我们驯导狗狗放弃自己的领袖责任一样么

我们生活中的痛苦,来自于我们那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的思维活动。我们的思维受制于类似于恐惧的原初情绪所支配——所有的情绪都是这一原初情绪的变形,除了恐惧之外,它还带来了不完整感与被遗弃感。而我们小我思维的任务,便是对抗这一原初情绪所带来的痛苦,由此,它幻化出了所谓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观念,以为只要通过思维(而非不思维),便能达到某一幸福、平和的未来。

然而,思维永远找不到对抗它的敌人的解决方案。它让我们产生了时间上的过去和未来,对我们施加控制,让我们误以为思维所形成的小我便是全部的自己,以为我们要以这卑微的思维之身对抗那风车所组成的“巨人”,而忘记了我们并不仅仅只是思维所形成的小我,甚至于“巨人”本身都是不存在的——在一切万有的高我看来。

为了从这一由思维所带来的痛苦中解脱,我们需要像面对自己家那条一见到陌生人踏入家门就狂吠不已、一旦主人出门五分钟便疯狂撕家的狗一样。告诉这一思维小我:“我知道你很痛苦,但你大可不必让自己承担这一重任。”

只有当我们从疯狂运转的思维之流中解脱出来之时(这也是“冥想”一词的含义:止息自己的念头),我们才能够让我们那条思维之狗的主人——高我,一切万有,道,佛性或是一切宗教和灵修方式中所提及的最为高级的存在——出来工作,就像是让狗狗的主人来帮助他应付它根本应付不了的社会化环境中的任务一般(照看家庭、觅食、防卫领地)。

而这一解脱方式,《当下的力量》等诸多灵修书籍和各宗教的经典文献已明确告诉了我们。如果读者有兴趣,相信应该早已了知一二、或是马上会顺应因缘找到答案。在此,我仅仅简要介绍一下《当下的力量》中的方法:活在当下、感知当下、感恩当下,放弃对过去的追悔与未来的攀缘,在无念的临在状态中感知我们与万物合一,一切皆是一体,一切皆已足够,并没有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了悟自己几十年以来赖以生存的小我思维——认为思维即使全部、被恐惧所支配、为过去和未来而痛苦——并不能真正给自己脱离痛苦的话,那也许我们是时候像驯狗一样,让自己的小我思维从它所不应承担的“让我们从无明所带来的痛苦中解脱”的责任中解脱出来了。

愿这一篇被突如其来的灵感所启发的文章能对有缘人有所助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