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敬佩的作家|路遥
读了《路遥传》才知道当一名作家是多么的不容易,他的面对困难而屈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去敬畏跟学习。
那么他是如何著作出这么好的作品,我总结出以下几个观点。
1.面对困难,敢于拼搏。
路遥出生在清涧县石咀驿镇那一地带,那时正直自然灾害期间,农民饥不果腹。父亲从小无力支撑他上学,便把他带给远方的大伯家做儿子。当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的看着他父亲晚上偷偷的溜走,他见状并没有去询问为什么出卖了他,而是选择了继续在大伯家生活上学。他饱受了村里同龄人的欺辱,这也促使他养成了有强烈的欲望征服困难的性格,之后在学校里凭着自己的聪明才干,博得了在同学和老师们心中的地位。
2.获得了同村人的帮助。
他大伯供路遥读完小学便不想再继续供他上学了,他大伯觉得供他读完小学已经够对得起他父亲了,因为那时候读完小学已算是高学历了。之后,路遥在几个要好的同学东凑西凑下,还是不够上初中的学费。一位好心的家长建议他直接去找村子里的领导,争取当地党组织的支持,他听从了建议,回村后直接找到村大队老支部书记刘俊宽。因为刘俊宽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仗义人。他找到了刘俊宽,哭着说:“干大,我想上学,你给我想想办法。”这个刘俊宽不忍心看着路遥哭着个鼻子,便在村里收集了两斗黑豆抵当些学费。因为那时大队的家家户户都十分困难,要借点粮食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可是当他去交学费的时候,学校已经不收他了,因为学校规定,学生一个星期不来报道就除名。这个刘俊宽问明情况后,便亲自找到学校校长,恳求学校能够网开一面。校长被打动了,破例将路遥收进学校。
3.敢于牺牲自我的勤读苦学。
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苦读了一百五十多部名著,期间只能啃烤焦的馒头充饥。在写到《平凡的世界》的第二部的时候,过度的疲劳和超负荷的写作,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无比巨大的负累。有一次他弟弟来看望他的时候,便见到他在桌子上咳了一口血,之后在医院里诊断为肝硬化,要求立即休息调养。可他又怎么可能停止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呢?出院后便立即投入到创作当中去,因为他不甘心像曹雪芹那样留下残缺的著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6945638/80ea4beffb421a7a.jpg)
正是这种面对困难而屈屈不挠的精神,成就了这样一个优秀的著作。文学界里达到这种境界的作者有很多,我想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