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谜》3:神秘的昌平君到底是谁?

2021-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成长中的一尾鱼

嫪毐之乱平定之后,嫪毐及一大批高官被处死,吕不韦免相自杀,帝太后失势,秦国政坛将面临大规模的洗牌重组。在这种形势下,必定要有新的政治势力和新的政治人物来填补。

然而,奇怪的是,对于秦国历史上这桩大事,史书上完全没有提及。不但没有提及,反而留下了一个更大的漏洞:吕不韦免相后,新任的丞相是谁?没有消息。

我们再次回到嫪毐之乱。当时接受“攻毐令”的三位大臣是:吕不韦、昌平君和昌文君。

这三位大臣中,吕不韦是从秦昭王时代就活跃于商界政坛的著名人物。他是由商人转型的政治家,擅长算计和谋略,但缺少军事经验,没有真正带兵打过仗。所以,嫪毐之乱爆发后,吕不韦只是形式上的受命人之一,真正领兵前往咸阳实施平叛的人物,应当是昌平君和昌文君。

从排名来看,昌平君和昌文君地位应该是仅次于吕不韦的。问题是,这两位重量级的大臣究竟是什么人,姓甚名谁,担任什么官职,《史记》中都没有明确的交代。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提到有关昌平君身世的线索:“昌平君,楚之公子”,“史失其名”。

这就告诉我们,昌平君是楚国的公子,史书上失载了他的姓名。

一位楚国的公子,为什么会出现在秦国政权的中枢,为什么又会在秦王嬴政面临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危机的时候,出面平叛,化解危机,扶持嬴政顺利亲政呢?

根据一系列史料推测:昌平君可能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的外孙,秦始皇的祖父安国君的外甥,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的表兄弟,也就是秦始皇的表叔。如果是这样的话,长品骏是横跨秦楚两国王室间的人物。以楚国的王系而论,他是楚国的王子,有王位继承权;以秦国的后宫关系而论,他属宣太后以来一直掌控秦国政权的楚系外戚集团,也是天生的权贵。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既有资格在楚国的政权中枢活动,也有资格在秦国的政权中枢活动。

吕不韦免相,是在秦王政十年。嫪毐之乱平定以后,在追求责任的调查中,吕不韦与帝太后、嫪毐的特殊关系暴露,受牵连被罢免相国之职,贬斥出京。国家不可一日无相,新丞相的任命,当然必须马上决定。这个时候,昌平君三十五岁,是先帝时代留下的辅政大臣,官职仅次于相国,他又是秦王的表叔,华阳太后的侄子,平定嫪毐之乱的第一功臣,由他来接任丞相,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