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舒适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1、痛苦也是舒适区?
说到舒适区,大多数人会认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没有太大的压力,不用面对困难,虽然没有太大的成就感,但也没有很严峻的挑战,这种得心应手、按部就班的状态,就是处在心理舒适区。
这其实是对舒适区的误解。有的时候,人们处在非常痛苦、艰难的情形下,比如遭遇家暴、PUA等,仍然不愿改变,甚至会无意识的主动寻求重复,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因为熟悉的场景会带来控制感和安全感。
武志红老师曾经分享过一个案例,一位能力优秀的女高管,连续三段婚姻都遭遇了家暴她的丈夫。
因为她的父亲常年家暴她的母亲,她对男人的想象就是她父亲的形象,她潜意识中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所以即便遇到一个好男人,她也会用自己的剧本去改造他,不断重复痛苦。
虽然意识上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潜意识要的是控制和安全。
即便身体遭受了痛苦,但是心理层面会因这份痛苦是熟悉的,熟悉就意味着控制感,进而产生安全感。
2、舒适源于控制与安全感
有时候我们以为换个环境、换个空间、换个伴侣,生活就会改变。
但是如果固有的应对方式不发生变化,我们就会在新环境当中创造同样的剧情。
觉得自己配不上好工作的人,无论去到哪个公司,都很难享受升职加薪的快乐;
觉得自己不配享受生活的人,无论赚了多少钱,都不会减少花钱时的忐忑和罪恶感;
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的人,无论换个什么样的对象,都很难体会到被爱的幸福和愉悦……
所以陈海贤老师认为,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指熟悉的环境,而是指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
所谓的舒适,就是这种熟悉的应对方式,带来的心理上的控制感和安全感。
要走出舒适区,不是要改变外在的环境、空间和关系,而是要改变自己固有的应对方式。
3、什么在阻碍改变?
如何才能改变固有的应对方式呢?
有的时候,无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想,而是因为你不知道潜意识是怎样在无形之间控制了你。
我们的体内有一套心理免疫系统,阻碍着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保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发明了一种工具,叫“心理免疫的X光片”,可以帮我们清楚的了解在每一个具体行为背后,心理免疫系统是如何阻碍改变的。
它是一个四栏表格,简单理解就是四个步骤:
①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②与目标相反的行为;③潜在的好处;④内心重大假设。
举个例子,小月是个社恐,她希望做出改变,那么这张X光片可能是这样的:
①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能够落落大方的与别人交往
②与目标相反的行为:躲避与人接触、不与别人交流、从不说出自己的想法
③潜在的好处:避免被人拒绝、伤害、评价、排斥等
④内心重大假设:别人都不喜欢我
这个假设是一系列与目标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因为别人不喜欢我,所以我才不与人接触,好处就是不会被别人伤害。
如果把这个假设换掉,与目标相反的行为、对应的潜在好处就都不成立了。
卡尔·荣格说过,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为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所以找到自己内心的假设,看清楚是什么在阻碍你,就是改变发生的第一步。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困惑,那就来画一张专属于你的“心理免疫的X光片”吧。
4、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取得一个小的成功,不断积累,就可以为后续的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对一个社恐来说,要做到和陌生人侃侃而谈,实在是一件“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事情。
所以这关键性的第一步要如何迈出呢?
陈海贤老师介绍了一种技术,叫做奇迹提问。
就是假设你的目标已经达成,回顾这个过程,想想迈出的第一步会是什么。
因为站在起点往前看,会看到困难;但是站在终点往后看,会看到路径和方法。
对社恐而言,这个第一步可能是对电梯里的邻居说句“你好”,或者给路边发传单的陌生人一个微笑,或者只是去参加同事的聚会,哪怕什么也不说。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个最小的一步就好。
然后,抬起腿,迈出去。